一
常道:宇宙万物本源;运动总规律;最高道德标准。
常名(道):不根据实物内容而予以名的,是永远存在的。
无:宇宙的原始状态,是天地之始
有:天地产生万物,是万物的母体
有和无是道的两个名,是道的两种形态或性质,道是有无的矛盾统一体。
常无:客观真理意义上,或从理性角度研究上
常有:主观认识意义上,或从感性角度观察认识
玄:就是道
六个抽象概念:道名无有玄妙
二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从美和丑、善和恶之间对立相互转化的关系,引申各类事物矛盾统一的概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八对相反相成的关系。
所以圣人行有为则有所不为之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以自然界万物成长的永恒规律大自然的无为,来阐述自己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
三
强调”无知无欲”消极的处世理念,开始对道阐述,虽然里面有许多辩证法思想,但对无为而治思想的确立,不免片面夸大以大自然无欲无求自生自灭的永恒规律,来作为规范人的行为准则。
四
把道描绘为虛渺,渊深,清湛,虽然具有无神论和与世无争的观点,但也暴露出老子由于过分崇尚自然而带来的消极思想因素。
五
宣讲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无所偏爱。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虚静的状态。
六
阐明道的天地之先的思想,“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用山谷比喻道,牝:溪谷,玄:幽深,玄牝:与谷神同义,指道。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不勤:不倦,无穷无尽
七
以天地客观存在的自然阐述道的思想。
“天长地久…………”
进一步以天道推及人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在利益面前,把自身摆在后面,而结果自身却能占先;遇到危难,把自身置于度外,而结果自身却能安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从这章看,老子的道或无为,似乎恬淡与世无争的处世学说,最终还是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私欲目的。但客观看也不过如此。
八
宣扬与世无争的没落思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美德象水那样,灌溉万物而不与之争利,而它流入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处,这样的美德,接近于道。
“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怨尤。
没什么积极意义,不足取的庸人之道。
九
讲为人之道
“持之盈之,不如其已”,持:手持容器,已:停止。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zhui)捶打。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做人做事不要过滿过份,要留有余地。典型的中国式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保守明哲保身不思进取。这种人格特征,就是用逃避现实来自我安慰,最终自欺欺人。
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專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用对话形式对道总结:
精神和体魄一统于道不分离
杂念排除象婴儿以达致柔天真
洗刷内心玄妙的镜子不留瑕疵
而无为之治是你理想的国治民安
面对纷繁兴衰的扰乱要处柔守静
当看清世界时仍要坚守无知
十一
用几个具体实物(车轮容器房屋)讲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
埏(shan-)和泥,埴(zhi/)黏土,埏埴:用泥作成容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
因此具体的物实体的“有”给人带来便利,全靠器物的空处“无”的空间发挥作用。
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多种解释,个人认为还是强调无为的处世之道,对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方面,好的东西到了极致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不要过分执着。
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贵:看重
讲人的尊严,受到荣宠和受到辱没都心神不安,把失掉名利看成失掉自己本身一样的大患。
“宠为下”:别人对你的宠爱,也是辱没,他在上你在下。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贵身:自重,爱身:自爱
高水准的修身治国之道,常人基本做不到,也就说说而已。
十四
用抽象的理念来描述道的性质。
老子的道类似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存在,是宇宙万物最初的本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道的概念本身就是抽象非具体存在的,如果具体形象来比喻,一方面就很牵强另外也无法抓住道普遍性的性质特点,当然在老子没有抽象思维的年代,只能用非推理的比喻词语来描述道,里面难免令人感到模糊玄妙,不得要领。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十五
试图用真正掌握了道的人,用诗的形式来形容道的性质特征。
《善为道》
你从遥不可测的常道走来
试探着踏上洁净如面的冰河
寂静的山川被冰雪覆盖,无声
使寂寞警觉,如同伏兵在即
但致虚守静令你守恒如初
跨过冰下激流湍急的险阻
迎候你的是庄严肃穆的玄妙
你厌恶心本善的拥戴礼节
宁可回到致柔天真的婴儿
象没有顾虑缓缓松弛解冻的冰川
投身到幽深的山谷,浑厚宽容的
河流,你知道这浊水终要流向
大海,随着清风在飘逸无为中
湛兮若海,流兮止无
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无以观其复”。
致虚、守静,老子人生哲学的概括,使人不尽想到“清净无为”“恬淡寡欲”等人生态度,当然他思想的本意,实际是针对儒家束缚人的仁义礼学说,他想通过自然万物的规律,来提倡无为守静独立存在的自我本性。但这种玄幻无欲的理想境界,其实不过是自我解脱的幻想,并且此类恬淡寡欲的处世之道,只会消磨自己的进取心,消极逃避所应面对的现实社会。他所要阐释的理念往往含糊不清使人不得要领。这也难怪后人在解读中分歧众多,甚至南辕北辙。
本章通过“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来说明万物的客观存在,发展变化消亡的循环往复,但过分强调自然规律屈从于它,而循环轮也具有消极不进取满足现状的态度,认为只有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回归到自己的本性。
十七
老子所设想的理想之国,最好的统治者“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畏之”“侮之”。尤其他所崇尚推崇的“太上”最好的时代,就是老子所宣扬的最高境界—无为之治,“悠兮其贵言”,很少发号施令,让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不知不觉中过着自己本来的生活,“百姓皆谓我自然”。
很明显老子所设想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想国,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美好意愿的乌托邦,
古今中外这样的国君不可能存在,所以他所谓的用无为思想并不适合治理国家,以此作为修身养性倒有可取之处。当然他描述的其次三类统治者倒很符合现实。
十八
反映出老子事物相互关联转化此消彼长的辩证思想。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九
进一步揭露社会弊端,圣智仁义巧利三种东西的虚假对人民的危害,只是蒙蔽人的文饰,不足以治天下。
所以要“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不过是老子倡导无为而治的幻想,要人们淳厚质朴减少嗜欲私利,“绝学无忧”。
二十
《荒兮》
你似乎阿谀这唯诺、相去几何
那么美和恶、相去若何,你知道
世俗比清高更轻松,不过畏惧还是
会惧怕畏惧的你,就像人之所畏
广袤的天地其未央哉,熙攘的众人
在春的和煦风中作乐,登临伊人亭台
观景分享牛羊祭祀。而你独自漂泊
象婴儿没有欲求断了哭声,此时只有
奔走没有尽头的道,如大海涌动飘荡
也许众人皆有余,而你被消耗匮乏
被人嘲笑的愚人,在风的寓言扰动中
寻找归宿,”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二十一
从这章看老子的哲学体系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他首先认为道是物质的,但这种及其微小,“惟恍惟惚”,若有若无,存在这一种形态一种实物深不可测,“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使人不得不信。
当然老子道的并不是通过推论来确立,是用类似于超越感管经验的角度去揣摩,难免存在着玄妙的模糊印象,“惚兮恍惚”“窈兮冥兮”,以此来说明自己道的理念。
这不尽想到大约同时代的古希腊人,在追问宇宙万物起始时所做的各种猜想,而原子论学派的留基伯理论和老子有些契合之处,他认为充实和虚空是万物存在的基本要素,他用原子概念来解释充实,充实即是极微原子,其数无限,其小至极,无法为人感知,其自身不可再分割,因为它充满了自己的空间。
二十二
讲为人处世的辩证思想,宣扬圆滑自保的矛盾转化关系。
六对矛盾:“曲则全,枉则直,注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
国人千百年来,为了追求人的成熟功名,往往都去修练自己的性情,磨去棱角圆滑处世委曲求全能伸能屈溢满则亏等等,这些所谓经验之谈的处世哲学,处处体现出国人的狡猾封闭不外露明则保身的没落思想。
当然要肯定其辩证思想,但老子首先把诸如不争斗曲则全,作为人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和经验标准,最终只会使人陷入不求真理只会妥协不思进取隐忍屈从的桎梏。
二十三
“希言自然”是此章的主旨,就是少一些违背天理规范的行为,才能符合自然规律。
故此,“飘风不中朝,骤雨不终日”,连天地都不能使狂风暴雨长久,何况人滥施暴虐。
老子把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与道和德联想起来,按道办事的人同于道,按德办事的人同于德。“失者,同于失”。道和德合一,所作所为与自然相同。失道又失德的,只会失败。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四
用道的标准衡量,人固有的诸如争强好胜等本性特征,在老子看来有违道的行为规矩。
“自见者不明”—自我表现是不明智的,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不能显著,
“自伐者无功”—自吹自擂没有功劳,
“自矜者不长”—自骄自满得不到长进。
这些使人谦虚谨慎的道理,一直被奉作人良好的品行修养,我们无时不在接受此类教育,它确实能使人成为温文儒雅的好人。但过份强调夸大此类行为规范,严于律己遇事谨慎,只会变得亦步亦趋缺乏个性。在当今彰显个性的时代,也许国人多的并不是自满骄矜,而缺少的倒是表现自我的自信张扬。
二十五
进一步阐述道的性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他所谓的道,就是要说明支配宇宙万物运作的本源规律,而这道是无可琢磨不可见的无状之状,老子极力用形象的生活经验试图表达出抽象的一般性规律,而不是采用具体的物质来推理验证自己的思想,这就明显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追求宇宙本源的方法不同,这也就使得老子思想的模糊玄妙色彩,模棱两可任意解读,缺乏逻辑证明的严密推论,难怪西方认为中国古人只有思想家没有哲学家。
当然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也使后人获益匪浅,一些经典词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经久不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根本,静是躁的主宰。以此用来针对”万乘之主”国王的治国之道,用重和轻的对比,指出国王终日车马辎重超然享乐,但在处理天下大事却轻妄于天下。最终会“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用重和轻、静和躁两对矛盾,来说明之间的主导关系,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二十七
类似于人生哲理的警句良言,“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但更像是心灵鸡汤式的断言,只从事物的某个方面来断定好坏成败的标准,难免夸大片面,试图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广泛的生活领域中来。
二十八
用雄与雌比喻刚强和柔弱,白与辱比喻清白和羞辱,来说明常道复归婴儿质朴的无为状态,像溪涧山谷包容虚空般符合常道之理。
在老子学说中多次提到婴儿般纯朴,以此象征真的本性回归,不难看出这是他所推崇的人性基本观点,同时也是他所要达到的理想社会及个人素质的标准。
这种天真无欲的理想化标准,不过是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的假象。
当然老子所创立的复归学说,是针对儒家学说,他明确反对以仁义礼等规范来束缚人塑造人,并认为这些教条会扭曲人的本性,所以提出复归之说。
二十九
讲无为之治,从无为的对立面有无来说明无为的正确,老子所谓的有为是指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或把天下执为己有。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老子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奢侈享乐的统治者,他也清楚事物存在着矛盾,“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以此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从事,定会失败。这种看法无疑具有辩证的积极意义。
提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但他所认为的客观规律就是无为之治,事实上这种无为不可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三十
用道的观点来论述用兵之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明确指出不以武力称强天下,取得战果要停下来不要恃强欺人,否则物壮则老很快就会衰败下去,因为靠武力强大不符合道。
显然这些论断很片面,只看到武力强大所产生表面后果,虽然欺凌称霸有违道义,但简单的提出在取得战果就此停止,显得片面幼稚,而将武力强视为不符合道,就更加牵强保守消极,为此把道的思想搬到用兵之说很难自圆其说。
三十一
用古代仪式来比喻用兵打仗,强调左为贵,右为丧,故“君子则贵右,用兵则贵右”,而“兵者,不详之器”,依旧用道的标准衡量战争,对所带来杀戮进行诅咒,具有朴素善良的人道精神。
但这种良好的愿望,对于强者来说毫无作用,事实上在矛盾冲突的世界,单方面呼唤放下屠刀显得幼稚可笑。
三十二
《自宾》
你虽渺小,如未雕琢木头般质朴
道无名朴虽小,却”天下莫能臣”
候王君临天下,若能窥见这微妙
把自己归于朴的本色,”万物将自宾”
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你我为这
丰盈的赐予崇拜感恩,那么你索求的
名分,早已存于这天地之中,在有与无
之间,犹如甘露均匀,”知止”可“不怠”
既然“道之在天下”,那么“川谷之于江海”
三十三
一篇人生感悟的断句
《死而不亡》
看清一个人或许是你的智慧
那么认清自己并不比看清别人容易
圣人说”自知者明”,如同用取胜别人
来表明你的力量,但高明强者先战胜
自己弱点,克制盲目自信才是刚强
知足者总是那么富有,力行坚持者
定与志气同行,你知道“不失其所”
才能不败,长寿延绵而”死而不亡”
三十四
讲道的可大可小无时不在。
《道存在》
大道泛泛入烟雾,从你的心中升腾
无孔不入,万物依你而生从不据为己有
天地轮回旋转,山川河流不息生命
滋养你的崇拜,盛赞伟大智慧
你包容的一切,自居成就万物的渺小
你从虚无中来象他的始祖,澄明不作主宰
因为你的大,却“其终不自为大”
成就常道存在,不息而远大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太平”
对掌握大道国家盛世平安的赞誉和向往,但这理想之国是通过道的精神才能实现的,老子知道让人们接受道的思想并非易事,因而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虚无飘渺无为无欲,让整日在物欲中的人只会觉得它,淡而无味道看不见摸不着 。老子是想通过常人对表面利益的索取享乐,告诫人们归依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达到治国的安定与发展。
三十六
用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人的警觉注意。
“柔弱胜刚强”是本章也是贯穿老子全书的思想和论证方法。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不要为表面的”张”“强”“兴”“与”所蒙蔽,而这不过是事物变化本质的先兆,收敛削弱废弃夺取才是其目的。
三十七
将道作为理想社会的治理手段,“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道的核心思想,告诫“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思想作为修身养性尚有可取之处,但以此作为候王统治者的治理学说,就显得幼稚可笑,想以所谓的朴静来改造复杂的社会矛盾,不过是他理想中无为无欲的虚幻之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