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错误,给学生创设全方位的空间重新认识错误,亦是对自我学习的深度剖析,殊不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最近进入了期末总复习,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我总是在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有时候是审题不清的原因,有时候则反映出了知识点的漏洞。我非常珍惜孩子的不同错误,它反应出是一种资源,同时为我的教学指名了方向,这时,捕捉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非常重要,摸清源头,对“症”下药,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修正错误,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说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他所做的“饿猫开谜笼”实验非常典型,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后学会了开启笼门。对于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经历错误的过程中认识错误,将错误转化为进步的阶梯,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以促进对真理的掌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