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坐拥天下,地位无比尊贵,轻易不会下跪。不过,除了父母祖辈外,还有一个人,是历代皇帝都会祭拜的,这个人就是圣人孔子。
康熙执政时候,六次南巡有三次经过孔子故乡曲阜,因此自然是要去祭拜一番的,不过却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按例不管是谁祭拜孔子都会下跪,就算皇帝也不例外,可康熙却不是很情愿,直到一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后,他才扑通一声跪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最开始,康熙在孔庙祭拜孔子,三跪九叩,毕恭毕敬,跪拜完后亲自诵读祭文,将随行官员感动得一塌糊涂。接着,康熙来到孔林,准备在孔墓前进行二次祭拜。但这一次,康熙站在目前,眼睛盯着墓碑上的字,却一直没有跪下。
这时贴身太监上前询问,康熙这才转过身,一脸为难的看着众人,欲言又止,场面十分尴尬。这时随行大臣中有一人猜出了康熙的心思,上前将康熙引到一旁休息,然后找来黄布将墓碑上的一个字盖住。康熙回来后一看墓碑,立下就跪下行了磕头大礼,众人十分不解,但不敢去问康熙,因此纷纷请那位大臣解惑。
原来,孔子墓碑上的刻字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康熙作为皇帝,自然不能对王跪下,因此,当王字被盖住后,没了顾虑,就可以行跪拜之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