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同身受的道理!

作者: Miss亚姐聊职业生涯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12:32 被阅读0次

1.成长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去了叫成长。

只是,有的人哭着爬出来,有的人笑着爬出来。

2.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

3.任正非说:什么叫战略?就是能力要与目标匹配。

4.很多人都经历着痛苦、恐惧、焦虑。 但大多数时候,真正驱使你变强的,是痛苦。 痛苦提供能量,愉悦指引方向,恐惧决定边界。

5.内卷:

在进入存量时代,没有外部增量了的情况下,就容易内卷了。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创造增量,多做生产型努力,对外部进行扩展和创新,不然会走向内卷。

6.特化:局部进化;反义词就是退化

7.塌缩:

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后,才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

爱因斯坦也说过: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会思考,给认知升维。

8.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优秀?

看他有没有自主性,自己给自己拧上发条。

9.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功?

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点燃自己,充满激情。

是否主动,永远把选择权牢牢抓在手里,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10.刘润说:我自己招人时,也有一条铁律:We hire for attitude, and train for skill。意思是:我们雇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我把人分为了四种导向:

1)时间导向(八小时在岗);2)任务导向(说一不做二);3)目标导向(秋收按时交数);4)愿景导向(内心驱动行为)。

如果遇到3的脑,4的心,面试通常只需要几分钟。

因为是否拥有自主性,是区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最本质区别。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看一个人有没有智慧,有什么样的智慧。

看他如何博弈,看他如何保持定力,看他如何做出选择。

博弈是人生的第三智慧。定力是人生的第二智慧。选择是人生的第一智慧。

选择一件事情,用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11.“大多数人工作其实是为其他人,而非他们自己。首先他们要为公司的老板工作,其次是通过纳税为政府工作,最后是为向他们提供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工作。”“你的事业的重心是你的资产项,而不是你的收入项。秘诀就是要知道资产与负债的区别,并且去买入资产。富人关心的焦点是资产而其他人关心的是收入。”———《富爸爸穷爸爸》

相关文章

  • 一些感同身受的道理!

    1.成长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去了叫成长。 只是,有的人哭着爬出来,有的人笑着爬...

  • 感同身受胜于万千道理

    今天是在外跑步时做的这个练习。关于上厕所,从李开复先生的那本《我修的死亡学分》,我读到他在患病时,大便无法出...

  • 悦生活|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后会无期》这句台词不知让多少“小伙伴”感同身受,这台词的道理似乎远比我们知道的那些道理更有道理,一时间“道理无用...

  • 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他做事有没有闭环的能力

    之前就写过类似的观点,但是一直不能感同身受,毕竟道理谁都懂,但是不是谁都能过好一生。 直至最近工作遇到一些事,深切...

  • 2020-03-19

    我不喜欢讲一些烂透了的大道理,只喜欢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诉自己的情,讲自己的故事,是非对错任人评说,那些不能感同身受...

  • 上個月的奇遇吧:其實我也是個壞人

    最近不知怎么了,遇到的人和事总是让我在不断的换位思考、不断的感同身受中学会一些人与人交往上的道理和经验。 1.先是...

  • 交浅不言深

    标题这句话我之前看过几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写得确实很有道理。可是道理都懂,自己却还是做不到,吃了亏感同身受...

  • 流动的世界

    世界在时刻变化着——哲学家们说。 是的,这个道理我们早都知道了。 然而,知道一个道理,和感同身受是两个概念。 每天...

  • 一些道理

    离开宿舍 除非缺胳膊少腿否则不点外卖 锻炼身体 早睡早起 永远不要抱怨和怨恨自己的专业

  • 一些道理。

    - 0- 有些人再好,如果他不属于你,就什么用也没有。别再为一个得不到的人辗转难眠,你熬夜到天亮,对他来说也无关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些感同身受的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jg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