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
集品。古玩、石器等。琳琅满目。
老物件。尘封已久,似乎已经淡漠。时代见证,引发对往昔回望和个人的思考。
粮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1955年8月25日,出台《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应运而生。直至1985年,粮票才被取消使用。其它涉及衣食住行的布票、油票也随之出现。
犁杖托橇。一九七零年生人的亲眼所见牲口在泥土路上拉犁杖托橇。后来,有条件的村庄,才在托橇上装上了铁制轮子,牲口不至于在路上也遭罪。分产到户之后,很多人用秃牛子(独轮车)推着或人扛着犁、耙等农具下地。
弯牛套。树杈制作。它的外端三个孔内,穿过近十米的绠绳,绠绳两尾端固定在半米多宽的横担两头上。牛套搭上牛肩膀,牛担固牢在车或犁上,用来拉车、犁耙地用,或者在场院里套上牲口碾小麦、谷子等。
绠。读gěng。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石磙。家家必备。柱两端圆心有圆窝,装木制磙锅子用的。套上牲囗拉石磙在干酥的小麦、豆谷物上一圈圈滚动碾轧,麦、豆谷粒便“脱离”农作物。
驮篓。自行车专用老物件,两端如深篓,中间高平。紫穗槐条编织而成。用时,绑在自行车后货架上,驮米面粮食、青菜。
锅梁子、篦子。用于大锅上蒸窝窝、馒头。过去,锅梁子用树杈做,篦子用高粱莛秆做。
肥皂、胰子。东阿县姚寨我的老家,把肥皂、香皂统称“胰子”,香皂叫香胰子,香皂洗脸,胰子用来洗衣挂裳。土法制造的胰子是用猪的胰脏加入猪板油加入适量的碱水捣碎搅匀皂化,做成块阴干储存,故此得名“胰子”。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3月14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