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题写作
自私的基因笔记1: 本书主旨

自私的基因笔记1: 本书主旨

作者: 好刚编程 | 来源:发表于2016-07-24 21:26 被阅读0次
自私的基因

本书主题是在基因层面阐释生物体的自私和利他行为。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不仅有生物学上的意义,也因为自私和利他关涉我们的方方面面:爱与憎、斗争与合作、贪婪于慷慨等。

本书围绕我们以及其他一切生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生存机器为论点展开。在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世界上,基因因为竞争而具有无情自私性,进而通常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同时为了更为有效地达到基因自私的目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个体和群体间也会表现出有限的利他现象。

本书不谈论的观点

一是不谈论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 只讲事物是如何进化,而不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标准。我们需要把对事物的认识,与提倡事物应该如何区分开来。

二是不参与“生物本性与教养改变个人素质”之类的讨论 通过基因遗传继承下来的某些生物本性虽然是明确的,但是我们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手段也把我们引向慷慨与利他的道路上。在人性是善是恶的讨论中,每个人的观点更多取决于他的立场和主观偏见,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所以本书不参与讨论。

自私与利他的定义

利他性是指:一个个体,其行为结果是牺牲自己的生存机会,从而增进其他同类个体的生存机会,该个体就被认为是具有利他性的。例如第一个发现捕食者并向同伴发出警报的鸟,在帮助同伴的同时,因为暴露自身的位置而加大风险。自私行为则是与利他行为相反的行为,即以牺牲他人利益来提高自身的生存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对利他和自私的定义是指行为上的,而不是主观意识。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人们或生物在做出利他行为时的真实心理,到底是真诚地还是抱有自私动机?所以抛开主观意识,只考察该行为的效果是降低还是提高了利他者和受益者的生存可能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是谁?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那么适者是生物物种(群体),还是其他什么?

群体选择理论: 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或群体的利益至上,即该物种中的个体可以为了物种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这样的物种比将个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物种更不容易灭绝,最后世界多半为个体具有极度自我牺牲精神的物种占据。

问题是,在这种个体极度利他的群体里面一旦出现利用其它个体利他性的自私者,由于自私者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且后代也将倾向与继承其自私的倾向,最终导致利他性的个体被自私的个体淹没。这和群体选择理论中个体自我牺牲的假设矛盾。

群体选择理论另一不能很好解释的问题是,“如何决定哪一级水平的群体才是重要的呢?”如果自然选择可以基于同一物种的群体之间。为什么不能在更高一级的群体之间进行,例如狮子和羊都属于哺乳动物,为了哺乳动物这个群体的利益,狮子和羊应该相互利他,羚羊主动投向狮子的血口,而狮子则不在猎食动物。

对于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解释不能在群体层面进行,而应该从最低级水平的选择进行讨论。这个最低级水平的基本单位,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或群体,而是基因。

下一章,我们将从生命之源,基因的形成开始阐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的基因笔记1: 本书主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kg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