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原班人马摆上台面公开选聘的时候,各生产部门综合岗人员都人人自危,像热锅上的蚂蚁找去处。他们怕职能部门落选的人下来占了自己的岗位。
小英、中心一把手阿建和我以前都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共事过,在外人眼里我们都是前老大带过来的人。阿建由于是前老大的亲戚,老大对他格外要求严,稍有差池就疾言厉语,还经常支使他跑前跑后做些贴身事物,阿建恨在心里也时有付诸脸色或者偶尔的高声回怼,但终归还是忍了。
自去年初改革起,就流传过一版阿建要去生产部门主阵的传说,最终在发文的前夜戛然而止。今年把职能对生产支撑的那部分工作单独打包到中心,这样生产部门里不用再对着总部做各种同一个数据拆解到不同表格、或者党团建设的资料等等和生产无关的“杂事”。阿建就做这个中心的负责人,给他选配的副手则是原人力部专业出身的副经理郝诚,这个副经理在去人力部之前做了n年经营,在业界颇有口碑。
按说这对互补型的班子应该把中心的工作做的妥帖完美。小英原来做成本管理和经营预算时,和中心这俩人都共事过,那时他们的默契没得说,但后来拆开各自努力后,小英和阿建间的罅隙却越来越大。以致这次小英想在中心谋一个岗位都要搬出前老大给阿建事先打招呼。
前老大当着小英的面和阿建电话里说小英的岗位安排。前老大说让小英做经营,过一会小英看到前老大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问电话那头的阿建,你说她不懂经营那还能做什么,不懂还不能学吗?你安排一下。
前老大没商量地发完话后小英去找阿建,阿建黑着脸问她:你懂经营吗?再说了,经营岗老郝已经叫原来市场部的月月过来了……
随后小英看到阿欢找阿建问,马总让他找阿建做工会和财务的事。阿建面无表情地回复,你来事就有得做,但我不保证能给你岗位。
小英把这一切告诉我的时候,她说已经不想在中心待了,自己在公司这么多年没想到被说成一无是处,即使坚持做经营这俩也不会给她好日子过的,而且小英是想做事的人,还做不到为目标等待去耗神打一场不确定的僵持战。
大多数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半不耐烦,以为碰到这种水泼不进的情况没必要僵持。孰不知人生有时就是在这样拉锯僵持的磨砺中坚韧信心,练就了耐烦和隐忍,才能在每一个重要转折点实现自我突破。
小英转而去找马总,可是一想仓欢在阿建那里碰了钉子肯定只能去马总部门了,自己此时去找马总大概率马总是有心无力的了。
此时小英反而放下了面子,既然阿建如此待人也没必要遮掩他们之间的罅隙了。于是她直接向管经营的副总述说的前后,副总把她安排去了和马总平行的另外一个部门。小英那天舒心地大睡了一觉,感叹这段时间活脱脱生活在一场宫斗剧里。
正当阿建摆开架势随便挑人的时候,发现形势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了。什么消息都不如小道消息传的快,他对小英和阿欢的言辞很快让和小英阿欢一样觅落脚的人知道了。大家估摸着,小英和阿欢和他还有以往共事经历,又有背景,这样的人能被阿建怼成这样,不是趁早找善主吧。最终,中心确定的几个人都是毫无岗位任职经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