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同事向我抱怨,说不公平。
原因是她花了两天加班来证明一件事情,而另一位同事什么也没有做,结果却是一样。
她感觉委屈,或者还觉得吃了大亏。
有人说: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那加班做事是属于哪种游戏呢?
如果从加班是否获得领导青睐(取胜的一种)来看,显然加班做事是有限游戏。
这位同事为加班付出许多心血,而别人却什么也没有做,表面上看,领导会认为大家结果都一样,而她加了两天班,亏大了。
当她抱怨时,我反问:
通过两天的忙碌,你对整体流程更熟悉,你对下属机构的问题了然于胸,你锻炼了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这是其他人能比的吗?
再来读读这句话: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如果她把加班做事看成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没有止境;如果她把做任何事情,比如打电话、写报告、填表格、和同事交谈,她认为都能提升能力的话;她玩的就是一场无限游戏。
今日读书: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有限游戏者会因为没有获胜、没有报酬、甚至没有观众而心生怨念。
刚好读完《宋词群星闪耀时》,了解到苏轼和章惇的相爱相杀经过。
两个人本来是好哥们,但是因为政见不同,章惇想置苏轼于死地。
按樊登老师的话来说,他们两个人竞争,章惇玩的是有限游戏:我当宰相,可以随意驱逐、杀戮你们,在当时人看来,章惇是获胜者。
而苏轼是被放逐者、失败者。
但苏轼不在乎这些,他被贬惠州,炫耀自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六十岁被贬海南,他觉得牡蛎很好吃,还跟小儿子开玩笑:“这儿的牡蛎太好吃了!咱们千万不能让朝中官员知道,我怕他们跑来跟我抢”。
后来章惇被徽宗贬往岭南雷州,章惇之子怕父亲受到苏轼打击报复,向苏轼求情,苏轼却写信安慰章惇之子:
我和你父亲是四十多年的好朋友,虽然中间出了点小矛盾,但并不影响交情,过去的事还提它干啥,咱们只论将来……
苏轼玩的是无限游戏,看上去他是有限游戏的失败者,实际上,他每天无时无刻不在体会艺术之美,体验人生之乐……在开挂的人生中不断挖掘自身各种潜能。
雷锋说: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真正体会到一滴水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