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前天,同办公室的一个博士师姐痛经,我又安利出去了一次EVE,这次是白兔止痛药,不是《EVE online》。我顺便和她聊起了痛经这回事,然后才惊讶地发现她也饱受这份煎熬。因为平时实在是看不出来,我每个月渡劫(痛经)这天的时候都会消失,但从未见过她哪一天不来实验室。
她很厉害,研一就发了PNAS,也很勤奋,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所以我一直认为她是典型的擅长科研的那一类人。
但昨天我发现她和我想象的状态并不完全一致。
我们还聊了聊导师、实验室和择业。
读研
我在读研以后多了一个敏感问题,就是特别讨厌别人讨论要不要考研/读研的时候把研究生最大的门槛说成进入门槛,像是本科学校和考研复习,而读研仿佛就是一个极其划算的镀金过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讨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自己没经历过入门门槛,只经历了读研过程,而通常说出上面那个观点的人只感受过入门门槛(甚至只是简单了解过)。根据我的真实体验和我对考验进来的同学们的了解,入门门槛真的不算什么。我国当前读研环境最可怕的在于不合理的学制和师生双方极不统一的需求。
我一度认真地思考过退学的利弊,而最后渴望胜过了理智,跟父母郑重其事地商量,我是否可以退学。而他们,当然是不同意的。我尽力描述了我遇到的问题和我觉得我不适合读研的原因,但父母的观点依然同绝大部分不在这个环境下的人所认为的一样,辛苦是必然的,你工作了一样很辛苦,现在你的辛苦可以换来一个终生受益的研究生学历,所以无论如何你都要咬牙坚持。
这个观点让我极其不适,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他们隐含着对我无法面对挫折,遇难则退的指责,并告诉我如果我现在无法坚持读研,我以后也将无法坚持工作。第二,是说人的价值在社会要依靠学历展现,缺少研究生学历,我就无法获得他们眼里一个好的起点。
对于第一点,我其实已经鲜血淋漓地自省过,把我所有懒、畏惧、缺陷都写出来认真地观察,自己究竟多大程度上是个不思进取的废人。但我不是。相比于我们学院对研究生毕业的所有明面上和潜规则下的要求,我的确能力不足,但我并不是一个为了轻松不愿意去锻炼能力的人。只是这个锻炼的代价太大,我所需要支付的时间成本挤压了我其他所有的爱好、一部分必要的休息和我真正职业规划中其他内容的学习。
第二点让我显得更加愤世嫉俗。我觉得很可笑,一个研究生学历就能让社会极大地提高对一个人的认可度,会让这个体系力掌握学位证发放权的人为所欲为。有人说你读研究生这么辛苦不正好证明了公司看重研究生学历很有道理吗?不,没那么合理。第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导师甚至只是不同胆量的研究生们过的是一个差异极大的研究生生活,而我所知的大多数实验性学科,读研的过程都并不让人愉快。第二,所有企业如果都把吃苦耐劳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我只能想到《资本论》啊,我所有的价值(或者劳动产值吧)只能通过劳动时长评价。第三,我作为一个本身讲逻辑爱分析问题的人,我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只能从读研当中锻炼。
我在本科期间没有这样的困扰,除了生病我从不缺席任何课程,此外辅修了一个专业,参加了社团,做过好几个学生科研训练,参加了好多写作活动,当时也并不轻松,但我能感受到这是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因此我能把这些当成资源、当成机会,我有着极强的自发性和成就感。本科的时候我受到的才是教育,人才有个性化发展这一说,可以按照自己的长处选择培养爱好、参加活动、参与组织。而研究生阶段,只是一种隐蔽起来的劳动力压榨。高校科研系统中,学生的人力成本是最低的,这个阶段对人的要求并不是毕业要求上看似很合理的独立研究能力,而是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以上、每年产出多少数据。很多实验室装打卡器,工时不够就被导师叫去谈话或是在所有人面前斥责学生态度不端正,往往还伴随着“这样没法毕业”的要挟。许多不属于学生职责范畴内的事被理所应当的交给了学生,因为学生做不用花钱。这些事无可避免地又占据了他们本来已经很宝贵的业余时间。
另外,我不得不说,让研究生独立选择课题并且制定方案并且从头到尾执行完真的挺可笑的,大部分实验学科,两年半或者三年(有的院系会明明白白告诉你我们这就是要延毕的)完成这个流程做的东西基本都是没什么实质意义,为了写论文而做出来的,里面浪费了太多的科研资源。
而高校依然愿意不断扩招,我说了,便宜嘛。
反抗
我身边这个体系下的挺多人都有一种很深的压抑感。我自己一度半只脚要踏入抑郁的盒子。因为生活只能带给我痛苦或是麻木,我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因为我喜欢做的一切事情都变成了错误,变成了影响我正常生活(毕业)的阻碍。
而没有人真的敢愤怒地反抗,因为你的毕业证在学校手里,你的档案也在这里。
所以大家只能尽量温和地反抗。
有人选择默默地退学,并且不会公开说一句导师、学院、学校、制度有半分不对。有的人更为惨烈一点,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选择退学来反抗,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把这理解为一种决然地反抗。
可惜社会不这么想。
前段时间有位浙大在读博士跳江了,我看了很多媒体评论,没有一家去采访一下他的朋友们,去写一写他可能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至于最后选择这样一条路。
你看他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其实很温柔。
他说自己从未遇到坏人,只是有点累了。
浙大博士生前最后朋友圈.jpg
而我们如何评论他?我们说他不适应社会,我们说他错了。
因为大部分人都能熬出来,都能拿到毕业证,他做不到,所以他不够努力,他性格有缺陷,是这个逻辑吗?
我不这样认为啊。
在我眼里他真的很温柔。只是不够勇敢,不想辜负父母和导师的期待,所以不愿意选择其他的反抗方式。
退一步说,即使他的心理真的不够健康,抗压能力不合格,那是不是他的教育里缺失了这一块。是父母、学校没能教育他要坚强、要学会抗压吗?
我反而觉得是父母和社会没能告诉他,没事的,我们在绝路前,可以选择退让。如果你发现前面是深渊,我们不必要一头冲过去,我们离开这里,我们去找一条更适合你的路。
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我们学院设置的心理咨询处,现在是存放院系材料的仓库。
这个没关系,因为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预约就可以去,不收费。老师们很好,很专业。我曾经因为读研的压力去过一次,我没有要求心理咨询中心保护我的个人隐私。只是咨询完后,我的辅导员找我谈话了。
谈话的内容是,你还年轻,你遇到的这些挫折根本没什么,要学会坚强。
我从此不再去心理咨询中心了。
最后
我并不是要大家都不读研。当前社会环境下,为了自己的个人发展,选择读研是一件很进取很负责的事。
只是无论做什么,如果发现面前的这条路太过陡峭,或是真的非常不适合你的个人特质,我希望大家都有勇气选择离开。
我希望社会不要苛责这样的人。
另外,既然读研是有学制的,那就应该以教育为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在一个劳动打工的模式里。而如果要坚持这种模式,那要给学生一点选择权。我发现这个环境不合适,打工还能调岗还能离职呢,请给我一个更换环境的机会。
要是我们少一点舆论压力,少一点对诸如心理素质等品质的指责,我猜某些导师手下学生们的退学率会非常精彩。
也许一群人的反抗能改变点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