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泉渊
01
人们望着诗与远方,拖着沉重的步伐在现实中迷茫前行,内心的空洞渐渐被平庸所占据,有那么一天他们不再迷茫,因为他们已经懒得思考什么。
作为一名90后,四舍五入已是30岁,不免为人生感到焦躁不安——刚度过幼稚的学生生涯,便被社会赶鸭子上架而变得成熟不少。我们的成长是稍显病态的,毫无准备地被冷冷地拍了巴掌,坚强地站起来,趋向更适合的价值观,与过去的幼稚分道扬镳。
时常惦记所谓梦想,口口声声说为了梦想,却选择了所能选择的高薪工作,在身体被掏空、精神疲惫之际不断勉励自己:这是为了梦想暂时的妥协!随着年岁增长,我们逐渐适应了周遭,做着与年龄相符的事情,沉迷工作、谈婚论嫁、置业购车、抚养子嗣,身上渐渐多了责任与负担,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必须慎重,才能这场人生的游戏中玩得舒畅。
02
一位不能透露姓名的男士,毕业于名牌理工科大学,毕业后努力拼搏,小有成就,却因为妻子生了2个女儿闷闷不乐。传统的那一套观念依旧根植在他的脑海中,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却没能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
周遭的朋友渐渐不再谈论最近看的书籍、奇闻轶事、玩的游戏、梦想的进度。已婚的朋友为了稳定的生活精打细算,有条不紊地过小日子。未婚的朋友打拼工作,盘算着如何买房,是先买房还是先买车,该不该跳槽去做一个更高薪的工作。昨日的慷慨激情遁入岁月静好之中,过去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默许现状,最终归于安定。
毕业三年,许多的想法仍在坚持,许多的想法已经抛弃,这是一个检验人的过程。接触的人与事越多,越发觉察生活在各个层面的不同之处。信息爆炸将上流世界奢华的美梦投影到下层中,教人如痴如醉,对常人而言不过南柯一梦,可望不可及。
03
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更好地作为“人”而立足于社会。人首先是资源,然后才是人,教育是人们突破资源成为人的最好途径,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因为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做出了一些事业,才会受人关注,受人尊重,获得作为人的尊严感。
可是,装满知识的人们并不是每个都有所谓坚定的想法,亦或是独立精神,反而,他们成了高效的机器。
这些年,人生导师们熬制了大量的人生指引,涉及职场、情感、家庭、心理、自我提升、思维、时间管理等方面。看似经验的扩散,本质上让众多迷茫却想要改变的人们陷入了一种假的“努力感”中,听风便是雨,未曾与自己对话过,也未曾坚定过自我想法,何谈知行合一,将自己的意志灌注到人生的轨迹中?
另一安全的靠山的便是所谓传统,所谓合适。当人们难以在内在找到一座足以支撑自我的力量时,便倾向于舒适的、合乎时宜的、不会遭人诟病的人生历程——买房结婚,然后陷入一种安稳的感觉中。离婚已经见怪不怪,未婚者不愿意将就,或许是这个时代对于传统的反抗吧,人们终究发觉顺从现实带来的安全感是虚假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人获得了改变世界的能力,最终汇入大流之中,泯然众人,是生活的本质呢,或是人性的淡然?任何人都有他自身的解释,或是根本无需解释。
04
人们痛恨假货,巴不得烧掉它们,然而,一旦它变成免费,人们便会哄抢,根本不在意它们是假货。梦想这东西,是不是也类似呢?
我不喜欢用故事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故事源自生活,生活远比故事精彩,但是生活无聊的时间远比故事多。很多时候,我只是思考得头脑发痛,莫名胡言乱语罢了。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以何种方式汇入大流,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力量,又有多少人真正坚持到梦想接近的那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