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贫穷的本质》
【标题】 釜底抽薪的穷人思维
【字数】500
“贫穷陷阱”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泛泛的存在于贫穷的每一个领域,深入关注穷人的生活,我们发现穷人的行为习惯或做出的决定,是由釜底抽薪的穷人思维引发的。
① 固定性思维
面对机遇,穷人不相信生活会有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他们宁可把当下的日子过得愉快,而不愿将心思花在如何摆脱贫困和解决问题上。
② 可怕的无知
记得一位朋友讲过他们做过膳食营养科普项目,他们需要深入贫困山区,在营养知识宣传期间,让他惊讶的是,当地居民宁愿平时挨饿,也愿将攒下的一兜鸡蛋换方便面,因为稀奇少见口感好。他们并认为这是冲动消费,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来的选择。无知的可怕后果是在无意识下陷入“贫穷陷阱”。
③ 治标不治本
在卫生系统领域有两大分支,疾病预防与控制(疾控)和医疗卫生(医院)。医院是医治的场所,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而疾控是为了提前布局,防患于未然,就像这次的疫情,国家花了很大努力在布局严控上,为什么?因为往往医治需要更大的代价。
穷人思维体现在健康问题上,他们宁可花很多的钱去医院,也不愿意将昂贵的钱用于廉价的预防上。
④ 脆弱的信念
穷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而已,这让他们失去了反脆弱的能力。
⑤ 教育阴谋论
穷人有非常不开化的一面,他们不觉得教育属于投资,也不认为这是赠与孩子的礼物,他们把孩子视为私有的财产,在意孩子对他们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