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亲子活动中受到一位妈妈的启示。
事件一:
对于孩子参与PK角色的事情。在活动开始前对孩子讲PK的事情,和竞选结果。具体怎么做,我放手孩子自己想和做。孩子结合我平时给她讲的做事要有B计划的方式,自己对此进行了准备。虽然孩子在此过程中不断问我,到底以什么形式进行PK,我如实告知真的不知道。但我和她分析了为什么要PK。让孩子了解了PK的目的和意义。结果,她最后把所竞争的角色职责都背了下来。果不其然,最后赢得了比赛。而另一位妈妈对此没有提前的任何预设,因此加大了孩子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各种情绪。
感受:忽然感受到了放手与放任的关系恐怕就是如此。
悟到:放手的是让孩子对事情的自主权,管的是我们只是协助孩子做到!
昨晚再次体验了二者的关系。
事件二:
孩子说明天要考试,今晚需要复习。但等她把所有作业都昨晚时已经9点了(平时的睡间)。她开始着急,纠结到底还要不要复习,嘴里还念念有词今天要11点睡了,这么多课文、生字要复习,怎么办啊。
我说:“你自己决定。”但同时我提醒她上学期因为她没有复习,而被老师狂骂(据孩子讲,骂声整个年级都听到了)。我说你还想体验那种感觉吗?她摇头,然后继续急躁、纠结,说:那怎么办呢?妈妈你替我做决定吧!我说:“如果是我,妈妈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是每晚肯定复习完,很少第二天没准备就考试的。但是这是妈妈的做法,你可以有自己的决定。”女儿没说什么,然后坚定地坐在桌前开始复习,虽然嘴上还是碎碎念,还是手、嘴、脑不能统一。但我看到了她努力的决心,同时也心疼她这么小就开始熬夜。然后说:如果你手、嘴、脑不能统一,那么熬夜的效率是不高的,你可以决定今晚复习还是明早清醒的时候复习。“ 她选择明早。
第二天她如约起来,告诉我熟悉的字词写了3遍,不熟悉的字词写了6遍。我告诉他,妈妈觉得你能这么做,真的很了不起,但是学习也是有技巧的,不是熬时间就可以的。
我看到了孩子向上的、肯努力的心。
感受:我之前对于此类事情就是完全不管,想不想复习是你自己的事情,结果由你来承担。昨晚这件事,我还是让孩子自己做主决定复习与否。不同的是事前我起到了提醒作用,让她回想起以前的痛苦感受,确认她是否可以再次接受。同时事中,将自己的做法说出来供孩子参考,但不替她做主。事后,鼓励孩子,并能提点改进的方面。
通过以上文字的梳理,我再次对放手和放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到这个人孩子,遵从和顺应孩子,跟她在整个事件中思想上与她进行互动,而不全部在她的行为层面互动,从而达到协助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