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玲波看艺术想法
艺术里的大浪滔天(上): 从马远到北斋和浮世绘席卷的印象派

艺术里的大浪滔天(上): 从马远到北斋和浮世绘席卷的印象派

作者: a210b1d7a2ab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17:28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浮世绘在西方很有名?

Gif图来源于网络

每个世纪,每个国度

总有一些画痴,画狂

虽然时空远隔

似能彼此神会

历史的有趣还在于

文明之间的影响

也是相互并有循环性的

周末我经常去附近的树林散步。树林里有个小湖,天气晴朗时,最喜看那蔚蓝水面的波光鳞鳞。

水,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可形态无限。

微风习习之下,湖水便是波澜细腻,犹如下图这张[洞庭风细]。

马远 «水图» 系列中的"洞庭风细"

水也可以大浪滔天!

大江大河大海,是多少人的大爱。每个人对水的喜好,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性格与心境。

马远 «水图» 系列中的"黄河逆流"

上面两幅绘画,皆是中国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约1160年-1225年)的12类水图系列。这个传世经典生动刻画了不同类型的水: 洞庭风细、寒塘清浅、秋水回波、云生沧海、黄河逆流… 光听名字就诗情画意,令人联想纷飞。

"黄河逆流",尽显了巨浪翻滚的水的动态与力量。

能将水画得如真如幻的,必然是顶级艺术家。

马远的"黄河逆流",有没有令我们联想到一幅很著名的日本浮世绘?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创作时间约1829–1832年)

对,就是这幅。

为什么极少有人知道马远的水图,而很多人都知道或看过上面这幅北斋的 « 神奈川冲浪里»?

北斋的浪

我们的艺术时空对话,从高雅大美的中国宋朝穿越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已远隔了600多年。

上面这幅19世纪的«神奈川冲浪里»,就是葛饰北斋Hokusai在70余岁之际掀起的巨浪! 浪花的细节和动态非常精妙。

«神奈川冲浪里» (海外以"Great Wave"为名)已成为了日本浮世绘甚至是日本艺术的最杰出作品。比如我的这本法文版的[日本版画艺术],封面就是«神奈川冲浪里» 的局部特写。

[日本版画艺术]

每个世纪,每个国度,总有一些画痴,画狂。

生于(大约)1760年的北斋,原名中岛时太郎,很少有人知道了。因为艺术家喜用笔名,有30多个。最为后世流传的就是"葛饰北斋",而最能显其本色的是..."画狂"!

日本北斋博物馆的蜡像 正在作画的老年北斋和他女儿 图片来自网络

自称”画狂老人”的北斋,去世于1849年,活了将近90岁,留下3万多幅作品。在他70岁时还遗憾自己缺乏绘画天赋,认为之前没什么好作品。临终前希望能再多活十年五年的话: 我便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

这能不是画狂吗?!

北斋心里蕴藏着的,定有这般艺术巨浪之力,才能当他面对人生一波又一波的起伏时,依然对艺术坚定如一。

大器晚成

不同于艺术世家的马远,北斋出生在普通人家。因生活所迫,少年时就在印刷店做学徒。18岁拜师浮世绘画师后,开始了极其漫长的绘画生涯。

这艺术之途一踏上,便是70年!

行千里路,绘万卷画。所到之处所见之景皆能入画。北斋一生经常迁居,看得多,体验多,所以他的作品题材十分丰富,人物,风俗,山水花鸟,无所不能绘之。

沉睡的歌舞伎 北斋 18世纪末19世纪初 鸢尾花北斋 约1830-1834年 仙鹤北斋 约1832-1833年

北斋是大器晚成之人。

早期为了讨生活,作品以有大众基础的美人和风俗画为主。

约1830年,年近70的北斋开始创作以日本人心中神圣的富士山为主题的风景画,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创作高潮。

北斋本身很喜欢中国艺术文化,擅于写意的手法,又从欧洲风景版画得到启发,加入西方的绘画技巧如透视法、立体法、光影处理法等,创新了浮世绘的风格(北斋不是唯一,还有其他浮世绘艺术家)。

由此诞生的«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便是北斋的巅峰之作,其中就有最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及法国的莫奈故居均有收藏)。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凯风快晴»,«骏州江尻»。36景又加了10景,共46景。

富岳三十六景之21神奈川冲浪里 富岳三十六景之33凯风快晴 富岳三十六景之35 "骏州江尻"

画狂北斋为后世留下了无比的财富,只可惜他有生之年经历坎坷: 一生奔波,中年丧妻,次女盲疾,长女和次女相继先他而去,替孙还债,晚年遭遇的火灾又烧毁了他积累数十年的画作。

我想这个世界,便是如此无常,谁能奈何…

还正应了"浮世"这个佛教用语,验证着现世虚浮,世事无常! 浮世绘(Ukiyo-e) 也指"忧世,虚浮世间的绘画"。

珍惜当下!

浮世绘和江户时代

"及时行乐" 这个理念也体现在了浮世绘作品里。总体上,浮世绘是17至19世纪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风俗画,是彩色印刷的木刻版画,也有手绘作品。

创作题材包罗了大千世界中的生活万象: 日常画、美人画、歌舞伎画、春画宫、风景画、花鸟鱼虫画、武士画,还有表现神话鬼怪的故事等作品。

浮世绘就如当下那时代的社会风尚,潮流的记录。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之所以能成就浮世绘的黄金时代,是因为那时的日本结束了长期的群雄纷争的局面,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即历史上的德川幕府时代)。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口众多,娱乐生活也随之丰富。

《隅田川两岸景色图卷》1805年 《隅田川两岸景色图卷》(局部)

由于浮世绘浅显易懂,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再加之,其创作与技术能够印制出大量作品,从而价廉物美,很有大众基础。

那个时候,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浮世绘大师。北斋,便是那颗最亮的星。

只可惜,任何事物的生命力都有周期循环。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有了明治维新的变革。日本人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思想和艺术文化,大量西洋画和摄影术传入日本,浮世绘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甚至不值钱地被当作出口西方物品的包装纸。

欧洲对日本艺术和浮世绘的爱好

然而历史非常有意思,19世纪中期在摄像术发展下,传统的西方绘画不可能比照片更加写实逼真,所以欧洲的艺术走到了一个瓶颈口,注定会兴起改革。

当西方人发现从日本出口来的包装纸填充纸,毫无价值的浮世绘作品时,在有些艺术人眼里简直是发现了宝贝!

此外,1862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和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也将日本艺术更深层地引入了欧洲。

巴黎世界博览会中的日本艺术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浮世绘风格给欧洲艺术展示了一个新天地,给追求变革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和想象力,构图,色彩,轮廓,笔触等等,间接地影响并催生了西方印象派!

所以历史的有趣在于,文明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并有循环性的。早先受西方艺术影响的浮世绘,反过来又影响了西方的艺术史。19世纪后半期在欧洲艺术圈掀起了"日本主义"(Japanism)的滔天大浪,指的就是日本艺术包括浮世绘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莫奈故居里多处可见莫奈收集的浮世绘版画 莫奈故居里多处可见莫奈收集的浮世绘版画

莫奈、马奈、梵高、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是浮世绘的爱好者。

未完,待续…

郑玲波  写于2020年9月18日  [玲波看艺术]

相关文章

  • 艺术里的大浪滔天(上): 从马远到北斋和浮世绘席卷的印象派

    为什么浮世绘在西方很有名? 每个世纪,每个国度总有一些画痴,画狂虽然时空远隔似能彼此神会历史的有趣还在于文明之间的...

  • 浮世绘与印象派

    想了解浮世绘为什么对印象派影响这么大,先从浮世绘是什么开始。说起浮世绘,很多人都会想起著名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

  • 艺术里的大浪滔天(下): 印象派对浮世绘的爱好?

    为什么浮世绘在欧洲艺术界很有名? 上一期谈到浮世绘的风潮从遥远的东方汹涌而至西方,激起了千层浪。今天我们谈谈印象派...

  • 记录第24弹 海浪🌊

    《神奈川冲浪里》是浮世绘的主要代表画家葛饰北斋,在晚期浮世绘中历来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领域是风景版画, 葛饰北斋是最...

  • 北鸿印象派和徐悲鸿现实派马的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北鸿印象派和徐悲鸿现实派马的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北鸿印象派和徐悲鸿现实派马的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

  • 《百怪物语》 ---葛饰北斋来带你认识日本的魑魅魍魉,顺道再了解

    葛饰北斋是谁? 说葛饰北斋大家不一定熟悉, 但是提到他著名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沖浪里》,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

  • 寻其所爱,终其一生

    说起日本浮世绘, 有一幅画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便是——神奈川冲浪里 这幅名作出自的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之手...

  • 浮世绘

    相对日本文学,日本艺术更阳光些,尤其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的。在浮世绘以及二战后的日本动漫算是日本艺术的延续吧,就如我...

  • 百日红

    根据葛氏北斋真实故事改编 有兴趣可以去优酷搜"意外艺术"其中有一期讲(没有浮世绘,梵高就不在是那个梵高)

  • 《甲州三坂水面》

    《富岳三十六景》,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晚年的作品之一,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为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里的大浪滔天(上): 从马远到北斋和浮世绘席卷的印象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wb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