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四)

作者: 风过无痕心易冷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02:30 被阅读0次

    有的人家已开始升火煮早饭了,袅袅炊烟从烟囱中婀娜的漫出来,伴着清晨微微的轻风又慵懒的飘向远方,最后也消失在天空中。有一家家里烟囱冒出,接着相邻的几家也开始冒出了袅袅炊烟,沾着清晨露水的风也轻轻柔柔的把这一簇簇炊烟揉和在一起。又一古脑儿的把它们送到远方,最后也消散得无影无踪。紧跟着米饭的香味也不甘示弱的从一家家中漫延开来。也有庄稼人在这档口已在自家地里荷了几锄地,或是在地里掀着野草。没有中午集体劳动的喧嚣,感觉就像一幅油画的静写。父亲绕过这些村庄,跨过一湾湾潺潺流水的小溪。披着一身的晨露,沐浴在晨曦中。终于到了山脚下。刚赶了十几里的路,在一块石头上座下休息一会儿歇歇脚。从斜挎在肩上的旧军壶里先嚾了两口水,再从衣兜里拿出两个玉米馍馍。这就权当是一顿他的早餐了。等咽下最后一口馍时,又喝了两口水。便正式向山腰出发了。

    父亲也认得一些草药,在砍柴的同时,也会留意那些个草药,当然草药也能拿到药铺换成钱。大多时候,快晌午前,父亲就背着一捆干柴,也会挖得一些草药。趁集市还没散,匆忙的往集市上赶。集市离山不是很远,也就三五里地。这样父亲到集市上也就快得多了。把柴与草药脱手后,他又得匆忙的赶回家里,家里还有农活等着他呢。就这样,他的书学费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挣出来的。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山坳里当小家教师。也就意味着他从农民的角色变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了。自然也就算脱产了。说是个学校,也就稀稀拉拉几个老师。班级也按高小来设置,五个年级。至于学生嘛。得看农忙还是农闲。农忙时,各个班上来的学生数量都可以与教师的数量成正比。老师们也因这个问题找过些学生家长,家长们的理由像是串了供一样。哎呀。实在没办法啊,总不能让庄稼都坏在地里吧。等忙过了,自然会让孩子们返校的。农闲时,倒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由于父亲毕竟是从庄稼人转变成公家人的。所以骨子里还是农民的作风与习性。由于学校老师少,而其他的老师大多就是本乡本土的,所以也就没有食堂。父亲离家远,自己就张罗着自己的三餐,用那时的口号说,自力更生。在那个山坳里一呆就是两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父亲竟然去当兵了。父亲那时已经24岁了。但招兵干事见父亲文化程度高。又是父亲谈得投缘。算是破格录用。父亲所在部队是北方的哈尔滨,被分到汽车班。主要与汽车打交道。保养与维修。这一呆就是八年,期间也与母亲结婚了,哥哥也出世了。从后来的老照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他们仨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合影。父亲从一个大头兵也提升到了副连正排的职务。按照正常的发展。父亲应该在部队呆一辈子了。

    但世事无常。剧情在父亲当兵的第八个年头。被奶奶无情的强留在家里。父亲不得不从部队转业回到了他的老家。仍然干回了老本行教师职业。这次被分配在我们区中学。母亲本也是农民户口,与父亲成家后户口仍然是农民,子随母,这样家里就有了母亲与哥哥的土地。中学离家也有十几里地。学校也给父亲配了一间寝室,寝室在内墙打了一口灶台,为的是老师因错过了食堂的吃饭时间,也为了晚上可以煮点夜宵。紧挨灶台是一张旧课桌。木板拼接的地方都豁出了口子,明晃晃的透着光亮。父亲就捡来半截竹胶板,比划着课桌钉在上面,可以放上油盐酱醋的佐料,碗筷,暖水瓶之类的杂物了,离灶台五十公分的样子,有一块木板立在寝室中间,当个隔断,又在西墙处也留出个五十公分左右的空缺,当做个通道门口。在隔断后面是一张单人床。床上满年四季都挂着蚊帐,放下蚊帐,算是个私密空间。在床对面也是五十公分的地方安放了一张书桌,书桌也被迫挤在了墙边。在书桌旁,也是进通道口处立了一个小书橱。里面的各种资料把它塞得满满的。在书桌与床之间又挤放着一把竹椅,后来,由于哥哥和我也上初中了,又硬生的挤出一米的单人床位置。在这满满当当的寝室,多来两个人都要侧身而过。由于家里仍然种着庄稼。父亲就买了一辆二八大圈的永久自行车,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骑车翻过两座盘山公路,上坡道大多数人都是推车,没办法骑上去。下坡又陡弯道又多,不时又有上坡下坎的汽车经过,所以车闸总是握得紧紧的,不敢有半点马虎。盘山公路后就从一个小镇上穿过,公路因密集的房屋走向也弯七八拐的,穿过小镇后豁然开阔起来,公路两旁是田间地头了,田间地头离村庄的房屋还有段距离。这段路程视线开阔,车辆也不是很多,父亲原来紧张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明显速度也快了些。骑过三五里又拐进了村庄,这些土路没有铺过碎石和沥青,只能容下拖拉机的宽度。如是货车进来,那必定会蹍到两旁的庄稼。会被“地主”唠叨很久的。由于下过雨的关系,又被拖拉机进进出出,路边缘往往被挤出一道道土边,它们就那样孤零零的翻耸在路沿。形成了两边低中间明显高出许多,在睛天还体验不出骑车人的手艺,要是下雨天,或是停雨不久。那才是展示真正的技术了。村落与村落间始终保持着这个宽度,一直伸出到另一条公路上。但是在拐进各个生产队时,越往前走,路也就渐渐的变窄了。有的土路仅能容得下一个独轮车的宽度。于是父亲也就沿着村落拐进了生产队,再弯两弯。终于到家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续(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x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