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无处不在。从小被问及“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人?”,长大后也关注“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如此关注自我,除了熟睡和死亡没有知觉以外,我们时时处处通过冷或热、明或暗、爱或恨、痛苦或快乐等等知觉体味到我自己。
自我的认识来自于“意识”,而不仅是身体发肤。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怜悯或怨恨,高兴或悲伤,各种该得的或不该得的,该做的或不可以做的……一件件事情接踵而来,而正是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想起并且反思我们脑海中的自己。反过来别人也知道了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但真实的自我和他们眼中的自我有时候是不一样的。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一直告诉我做人要讲礼貌,在外面别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要,人家给你什么,你都一下接过来,显得很没礼貌,应该客气的拒绝,并且要谢谢。于是,后面碰到很多美味的、新奇的、漂亮的礼物,我都礼貌的拒绝了。
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我也认为律己的行为可以让自己变得“无私”。当然,长大后,在遇到和“礼物”差不多的情况时,我也用“无私”要求自己。
真正关于“无私”的思考来自前两天儿子过生日。一位平日经常走动的朋友打电话问询想要的礼物,我当然是礼貌拒绝,朋友继续要求让孩子接电话,儿子不假思索的说了一个他的愿望。
结束后,我同样这样教育孩子:一口答应别人送的礼物是不礼貌的。“可是我明明很想要呀,不是应该诚实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的问话让我重新整理关于“自我”、“自私”、“无私”……
父母教我的“无私”,是一种“期待”。期待给周围留下一个“谦卑”、“不麻烦他人”、“多为他人着想”的印象。父母对我的态度就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他们正是这样严于律己的生活的。
然而我也清楚记得小时候伴随和精美礼物擦肩而过的“可怜”、“失望”、“沮丧”的情绪。我越来越感觉到,克制自己的正常情感而为他人留下一个所谓的“好印象”,实在是另一种过度关注自我。
正是“好印象”带来的自爱和自利,使人用一种小心翼翼的眼光来看待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但那不是真实的自我,如同小说里面的角色一样,是虚幻的、被创造出来的角色。
我们的自我感知和我们对别人的感知、别人对我们的感知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认识自己。这种人际交往的意识往往带来别人评价自己的意识,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
这需要一种平衡,把他人或他事引入我们的生活,能使我们找到更多的自我满足感,甚至是自爱,而如果想要达到真正的聪明睿智或怡然自得,我们需要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