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过一年级的老师经常会讨论一年级的课文如何讲,老师们普遍认为一年级的课文不用讲,因为小学低年级段重点是识字写字。段、篇的学习是次要的。让学生读熟,或者是背诵下来就可以了。如果讲的过深学生还是听不懂,所以不如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会,能理解多少是多少,不强求。
中年级、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就有点儿复杂了。其实,学习语言文字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无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为“运用”这一目的服务,也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所以,一年级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识字和写字作为教学重点,还要初步培养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式和写作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说和写”之中,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我在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联想到学生在写日记时,大部分孩子都会写到自己和同伴玩,但却不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只会最后来一句总结性的语言“我们玩得可开心了”。而这篇课文就是写小鸭子和小公鸡他们一块儿去玩的过程,正好可以拿来指导孩子们如何写玩的日记。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认真的看一看,找一找,本文写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去玩儿,都写了哪些内容呢?看谁发现的方面最多。孩子们就从文中找到了:课文写了玩的地点,都玩什么了,还有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动作、表情和对话……我接着问:“你们如果写和伙伴儿一块儿玩,那应该写哪些内容呢?”孩子们的讨论明白了,要写出玩的地点,还要让玩的人会说话,会做动作,开心不是只通过写开心才能表现开心,而让人脸上有表情,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情。我让孩子们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和同伴玩的。在别人说的时候认真听,觉得别人说的不好的地方,可以记下来,一会儿给他提出意见;说得好的地方,也可以记下来,想想自己如何像他这样说得具体生动。
经过小组内的说,孩子们很勇敢的举手站起来在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已经能把自己玩的动作写得具体起来,而且还出现了对话和表情,个别的还说得很有趣味。当然在孩子说的过程中也不能忘了语文的人文性,还要引导孩子要和同伴互帮互助。
课文就是一个范例,拿来教学生学习语言和写作的范例。关键是老师想用这个范例教给孩子们什么内容,也就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学要指向写作和读书,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和方法走出课堂。
于老师很早就站出来正本清源,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
而我认为,这三件事,从一年级就要抓起,而不是把作文放到中年级才开始。语文学习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刚接触语文时,除了识字写字之外,读书和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同学们通过读不仅了解到故事内容,还要在头脑中初步形成篇的概念,这样到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