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李水脉的文艺商之脉百花园
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当代保尔(14)

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当代保尔(14)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8:20 被阅读296次

    第十四章  当代保尔 黄晓菊探问价值观  张海迪身残志且坚

    、“潘晓讨论”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那个23岁少女饱含着泪水的激越诉说,在1980之夏引发了全国范围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编辑同志:我今年二十三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反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到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一段思想的长河起于无私的源头而最终以自我为归宿的历程。”

    在讲述了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幸后,潘晓最后这样写道: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

    刊有“潘晓讨论”的《中国青年》5月11日发行,14日编辑部就开始收到读者参与讨论的来信,不足一个月就收到了两万多件。不少青年在来信中说,他们读着读着,泪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中国青年报》随即开展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专栏。讨论中的意见大致有两种:

    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有些人受的挫折比潘晓还大,但他们不改初衷,为了理想不惜献出生命,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正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错误的人生观。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不是科学人生观。为自我和为别人不是截然对立的,人考虑自我是正常的。人生的河流是由为自己和为别人等各种源泉汇合而成的,要承认为自我有存在的合理性。合理的解决方法应是:"主观为社会,客观成就我"。

    其实,潘晓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北京第五羊毛衫厂女工黄晓菊和北京经济学院二年级学生潘祎合起来的笔名。尽管编辑部从一开始就对各新闻单位没有隐瞒过这一事实,并一直坚持认为潘晓只是个典型人物,黄晓菊并不完全就是潘晓,但依然挡不住许多人想见潘晓的愿望。

    8月20日,在《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安排下,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播发了采访黄晓菊的专题报道。黄晓菊在电视上露面说:"这封信是以我为主写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垃圾就像苍蝇那样活着"。这句话一时广为传播。

    、“当代保尔”

    1980年下半年《中国青年》杂志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虽说已近尾声,但人生观的结论,仍未破解。当时的青年,普通都有一种委屈彷徨的情绪。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爬起来。” 张海迪用实际行动回答了那个时代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她对生命的执着,让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的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典型,并她获得了“当代保尔”的赞誉。

    1、发现

    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第一位报道张海迪的记者,他的消息来源是山东画报记者李霞。

    李霞有一位同事的爱人,与张海迪的父亲在莘县机关共事。他听说过张海迪,小名叫玲玲,是一个身体残疾、但相当好学的青年,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并学会了针灸,热心地为乡亲们治病。

    一次李霞到莘县采访,住在县城的招待所,听到服务员对玲玲的议论,说她发烧住院了,病得不轻。李霞当时就很好奇,这个女孩的病情竟然如此牵动人心。于是,李霞决定去采访一下。

    当时是1981年10月,恰逢张海迪昏迷了五天五夜。张海迪自从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一直病痛不断,这一次,是因为她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药物中毒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李霞的采访因故无法进行。

    半个月后,山东省引黄济津工程潘家闸起闸仪式在东阿县举行。记者们聚到一起,李霞谈起了玲玲,同车的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表示了兴趣,于是,仪式结束后,他们留在了聊城。两人经过商量,由李霞先到玲玲家了解情况。

    见到玲玲,李霞感觉她并不像一个残疾人,精神状态甚至比健全人还要好。宋熙文通过李霞的转述,判断这个人物很特殊,值得写一篇报道。于是,宋熙文就和李霞再一次去到莘县。

    去之前,按照工作习惯,宋熙文先给莘县县委宣传部打了个电话。宣传部的人说,玲玲就是他们副部长张坦夫的女儿。当晚,宋熙文和张海迪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几天后,他终于见到了玲玲。

    接下来,宋熙文在县城里采访了十天,翻阅了张海迪的日记书信,访问她的朋友、父母,并与张海迪本人谈了两天。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就看你怎样去追求。只要你能昂起头,苦水也能化美酒。”

    在翻阅瘫痪姑娘玲玲的日记时,宋熙文发现了这首小诗,他决定用在稿子的开头。并摘出“只要你能昂起头”一句,作为了文章的标题。

    交稿后没几天,新华社就在12月28日播发了这条通讯,题目改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转载,并放在了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

    2、申报

    1982年12月20日,共青团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对这一届团中央新的领导班子寄予厚望。外电也报道:中国新的红星将在这一届团代表大会上升起。

    团代会一结束,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就认真地讨论“共青团工作如何打开新局面”的问题。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兆国、常务书记胡锦涛都认为,“突破口”是要选择一个好的青年典型。于是,团中央宣传部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在现有宣传和组织青年学习的先进典型中,选择适合在全国推出和宣传的青年典型。

    1983年1月7日至22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都有一名书记或副书记参加,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魏久明分别找了各地团省委书记了解青年先进典型的情况。

    山东团省委副书记林廷生给他讲到了张海迪被授予山东省“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后,在济南市给3000名大学生作了一场事迹报告,多次获得学生们热烈的掌声,报告讲完后,大学生层层围着她要求签名。

    这天晚上,魏久明回到机关又查阅了内参和《人民日报》上的报道,感到“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张海迪,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四有”要求。于是,魏久明向团中央书记处写了书面汇报。最后,团中央书记处讨论同意选张海迪作为青年先进典型,向全国青年推出。

    3、宣传

    1983年2月24日,张海迪被共青团中央接到首都,安排在城西中央团校院里的万年青宾馆。当天,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和其他几位书记就去看望了张海迪。随后,安排了大夫为她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身体检查。

    按照预定日程,1983年2月28日下午,团中央常务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首都2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的记者见面会。面对着闪光灯、摄像机、录音话筒及几十双审视的眼睛,张海迪娓娓而叙,侃侃而谈、介绍自己成长经历后,又即席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海迪穿着乳白高领毛衣,外套一件西服上装,显得自信而从容,会场始而鸦雀无声,继则泪光闪烁,终于掌声如潮。记者们很快被感动了。

    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以及张海迪的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3月3日。《中国青年报》整版配图发表了雷抒雁的长诗《第五根弦上的强音》“

    “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是当时盛传的讽刺语,。3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发表毛泽东等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手迹。3月5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大会,万里、习仲勋、王震等领导人会前接见了张海迪;

    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王震、陈丕显等人出席并讲话;

    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向命运挑战》;

    3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张海迪、朱伯儒事迹万人报告会;

    3月11日。首都8000青年在人民大会堂集会,听张海迪作报告;

    3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向全国播放张海迪报告实况录像。

    5月9日,中共中央批复团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

    5月1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为张海迪的题词公开发表。当晚,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兆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

    6月初,张海迪开始在北京、山东等地进行巡回演讲。

    6月18日,“张海迪事迹”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学习张海迪活动在全国形成高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当代保尔(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a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