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台山下来后,刚好有一辆观光车停在山脚下,我们上车后,发现空无一人,师傅问我们要去哪里?
我们说去古镇,刚说完师傅就开车载着我们走了,还以为要等车上乘客满了再走。也许是现在时间晚了,游客并不多的缘故。
车辆很新,约摸观光车投入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他们对游客的态度也还是很友好的。
结果我们一家四口就享受了一下专用车的感觉,乘车前往天龙古镇方向去了。
古镇是之前去过的,几年前带着父母曾游过一次,那时女儿尚小,儿子还未出生,母亲当时甚是羡慕女儿说,你们现在才是幸福的一代,以后还可以去很多地方。
时光一去不复返,当时还有双亲的时候,该是多么幸运而幸福的一件事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父母已离开,去了另外的国度,儿子也亦到来,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
到了古镇的游客集散中心,我们下车游览,师傅告诉我们观光车的时间在下午六点半,超过时间就没有观光车了。
我们掐算好自己的时间,就往古镇方向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f6bd6b50e054f9ed.jpg)
古镇的建筑,由于这里曾是屯兵之地,所以很多建筑保留了明代以来用石头砌筑的模样,地上全是青石板路,建筑也保留了明清风格。
古镇里沿着驿站,有一条小河流淌,更增添了几分灵气。我们从古镇门口进来后,就沿着这条小河顺流而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592054ef08889fcc.jpg)
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屯堡人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廷号召,“屯田戍边”。
古镇里有一处沈万三故居,根据现场简介得知:
沈万三生于元末明(1306丙午年)初,中国江南的第一大富商。因富可敌国,名气过大受到朱元璋打压。随军云贵,天龙屯堡低调度日三年。居天龙期间,求教师傅张三丰及聘请当代名医,共同研制以药代茶,奉献朝廷王公贵族日常服用。在确保家人不会再受打压之后,跟师傅张三丰于贵州福泉山学道,二十年后(1394甲戍年)逝世。
文化名人余秋雨誉为十四世纪的理财大师,他曾出资修拓观前街,助朱元章修筑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等,天龙屯堡是沈万三人生的最后家园。沈万三从商之道:开辟低洼荒地,种植粮食,油菜,种桑养蚕。出海通番,把内地的茶叶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运往海外把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药村等运到中国,成就巨富。
如果我们为沈万三做一个名片的话,能写的头衔起码有以下10个:
1.明朝全球首富:沈万三家产超过20亿两白银,相当于1000亿美元。当之无愧全球福布斯首富。
2.明朝杰出的创业青年:出生在一个穷困渔民家庭的沈万三,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商号遍布全国,“连锁店”甚至开到日本、东南亚。成为励志楷模。
3.跨国公司董事长:沈万三在高丽建了高丽参加工厂,在缅甸建了珠宝加工厂,在满刺加开办了香料加工厂,在遥罗成立了药材加工厂,成为最早的跨国公司董事长。
4.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沈万三在江南各地开办缫丝作坊、鼓励佃民“以茧代租”,带领农民致富。
5.海外贸易的优秀企业家:沈万三赴东洋,做铜钱贸易,绘制了一张《日本贸易航海地图》,发展沿途岛屿经济贸易;五次下南洋,收购香料药材,开办跨国公司
6.西部开发的杰出贡献者:沈万三被发配到西南边疆帮助奢香夫人发展贵州经济,又协助沐英辟了茶马古道。
……
这也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成就了传奇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f78e1b180a1edad6.jpg)
如今,屯堡人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仍旧沉眠于老祖宗“插标为界,跑马圈地”的荣耀之中。
在服饰方面,屯堡妇女保持祖制,依旧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屯堡妇女的服饰已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ded481e034d59b73.jpg)
不仅如此,这里还流传着美丽的传说,在天龙学堂里我们观看了一场《白首誓》的表演。代表了屯堡女人对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屯堡女人头上扎的白头巾、黑头巾就是对丈夫的忠诚。
自从结婚那天,嫁给丈夫后,就对丈夫立下誓言,永远做丈夫的女人,不管男人出征是否归来,永远忠贞不渝,为丈夫守候。
白首誓
屯堡女人们,用一双小脚跋涉千里,追随男人来到屯堡。她们的迁徙穿越了日月星辰,她们的忠贞感动着代代光阴。她们用生命追逐着爱,她们用爱守护着家。有了她们,屯堡穿越时光成为璀璨的汉文化化石;有了她们,屯堡成为活着的最后一个明代村落。
这个舞蹈表演,有这个故事的解说,有年轻的女子,也有年老的阿姨,她们用坚贞表达着誓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a78c958ddf222d7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2ee6149eb9fa604a.jpg)
接着跟着游客,我们来到演武学堂,在旁边空地观看了《茉莉归来》。茂密的树荫下,红色飘带飞舞,身着紫衣的姑娘翩翩起舞。
茉莉芬芳,传遍天涯。屯堡人带来的六百年前的“洪武茉莉花鲜花调曲本”,是这首中华名曲最早的乐谱。屯堡人穿越时空而不改乡音,不改服饰。在大山的怀抱里,他们成为汉文化的一个美丽悠长的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160ecbba89f6bda8.jpg)
军地傩戏也是屯堡的主要特色,只是这次时间关系并未能欣赏到表演。
除此之外从上午开始,每半小时有一场表演,在古镇的几个不同点上,现代的文化与古代的传承相接,让这座古镇拥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让人们想探秘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个谜,它们是一个美丽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