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630/9a0fc774b5b7da27.jpg)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几年前借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奔向高考的日子,想着书名还蛮鸡汤的,也许可以激励自己继续应付乏味又无法逃离的学业生活。实际却没翻过几页。
现在距高考都过去将近两年了,偶然见到这本书,又突然来了兴致,一口气读完。
隐约感觉青春伤痛文学是很矫情的,说出去好像会让人很不屑。却也好奇能矫情成什么样子。
可能占了青春时情绪敏感而又细腻的光,也可能吃了年少时终归有点不切实际的亏。
这本书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又十分紧凑的故事性,简简单单却能写的如此长篇,如果不是废话太多,就是对各种细节的捕捉足够精准且丰富。
读着读着,仿佛轻轻一伸手,就被细致的文笔拉进了更年少的世界。
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自然而然的有点读不下去,也许是时候该走了。
毕竟啊,那些修饰的词汇,运用的好了叫细节和细腻,用的不得当就成了啰嗦和累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630/0c05db1bc6ab8f2e.jpg)
要说这本书太矫情,可是谁的青春不矫情呢?
我们在情绪激动或有所波澜的时候写下的文字,做过的事,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回首去看,都会忍不住删掉或者隐藏起来,默默说一句:怎么就这么矫情这么幼稚呢。
因为说这话时,我们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
细细品来,朋友圈的“仅三天可见”似乎也有这么点况味。
要是这样来看的话,青春时普遍的矫情,也许部分源于那丰沛而又稚嫩的感情。
我们如今看来不忍直视的幼稚,正是当时引以为傲的成熟啊。
从为了生活到为了生存,放弃一些波动的情感是我们保留体力的一种方式。我们一边得到,一边失去,很难去指责什么。
这本书就像是我们青春的记忆,不能总是沉溺其中,但偶尔感到有些麻木,有些感叹生活苍老的时候,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两页也是一种追溯。不必批判。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630/b0e3968bb50f709f.jpg)
那为什么说它伤痛呢?
言语间透露出来的伤感气息,再配上国产剧“父母离异、怀孕流产、三角恋、死亡”的通用套路,不可否认,确实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创伤。
可除此之外,能带来伤痛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一些群体间存在的暴力;
比如意识到理想在现实面前的破裂;
比如当时很在意却又对考试成绩的力不从心;
比如因平凡而在成长中受到的种种忽视。
伤痛的点可大可小。
如果非要写那种激烈的伤痛,除了讲故事揭露伤痛以外,要是能引导我们如何走出或者缓解伤痛,我想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管揭人伤疤不管修复医治,莫名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630/ec54971b97809caf.jpg)
尽管如此,它依然有些地方道出了当时的心境。
最后摘抄几句
“人总是难免因为孤独和软弱而希望对方多体贴和抚慰自己,但是忽略了彼此共有的性格缺陷,且忘记了给予的前提。”
“我的这个家庭,每个人都是善良至诚的。却有着固执与强硬的性格,从来不善表达。困于爱彼此,却让彼此感受不到爱的怪圈。由于表达的障碍,一直缺少温情,”
“有时候沿着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脉络向深处追溯,就清晰地感到每个人灵魂深处的雷同。”
“她是一只没有家乡的候鸟,永无止境地迁徙,始终找不到家。或者说,是因为没有家,所以永无止境地迁徙着。”
“上帝让我们习惯某些东西,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但我们竟然,一不小心就习惯了生命本质的虚空。”
“她懒懒地说,我们分开都已经七年了。我说,他这么爱你,一定还在等你。苏钦回过头来看着我说,傻孩子,不要把别人想象得对你很忠诚。”
“世上重大的幸运和厄运都是没有前兆的,也发生得毫无道理。可惜我们常常花费一生的时间试图去追问这个本身就没有答案的问题。”
“生命中有爱,是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全部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