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生活时间过于紧凑,在有些散漫又有些忙碌的日子里,看着匆匆走过的时间,不免地觉得人这一年一年成长,果然时间和忙碌指数是成正比的。
前一阵子我去图书馆借到了我心仪已久的书,是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别人的推荐下,第二次听到这本书是在维安的安眠集推荐书目中。那一段时间,我的耳机里循环播放的不再是一直喜欢的各类歌曲,而是维安电台朗读的出自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来来回回,前前后后听了不下十遍,每听一遍都会是不一样的感觉。就这么一遍又一遍地听下去,对这本书的浓厚兴趣油然而起。
我喜欢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些许随意、又些许正式。收录的文章虽是刘瑜身处美国每天的所思所感,可普通而又琐碎的日常中包含的却是巨大的思想力量。每一章的故事十分简单,简单到令我怀疑这到底有没有写的必要,甚至更深地说是是否有意义,可是当你仔细品味时,却不由发自内心地称赞。
人生到底是什么?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既定的生活模式、还是拼命赶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人生是什么这个巨大的命题和人是如何来的这个命题一样把人折磨得不轻。我尚且没有太多的权利和资质去讨论这个问题,毕竟我是一个只存在了十九年还不到的青年,这个命题对于我来说太过宏大。可是再想想,十九年也是年啊,也是我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踏出来的小小人生,自己终归还是有空间去思考的,于是便展开了乱七八糟的思索,在这里,我将这种思索亲切地称为“碎思”。
人生大抵会有些妥协的吧,这个观点时不时地就会从我的脑中冒出,我想是的吧。我始终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中都有一种抑制力,我将之理解为无能为力。这么说看似有些许的狭义,但也是最直白的说明方式。人们一生的奋斗也许终归会是一场妥协,这事可真是不好说。
你看那鼓浪屿一家家的风情小店美吗,你知道张三疯奶茶究竟有多好喝吗?你知道日本富士山上的雪有多厚吗,你知道那里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吗?你知道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的姿态是什么样的吗,你知道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是多么的自由吗?也许你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些了,也不会感受得到,也许这些东西会变成你人生道路上积累的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的机会成本。那么这是妥协吗?在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后,这些无法领略的风景是代价吗?这样的代价相对来说是昂贵的吗?
每个人的人生可能都有一个密码吧,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一切也许都是为了获得那解锁的密码。可是我们好像都忘了思考密码解开后我们究竟会获得什么,那时候的人生能比现在、比错过的风景好多少呢?我想我们也无法思考,毕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的事情我们根本无法预测。玛雅人曾经做出了轰动世界的世界末日预言,我们都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等待着黑暗的来临,可是那天闪耀的阳光告诉我们那神圣而又玄幻的预言早就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破灭了。那几十年后的我们的人生呢?看来真的是很难考量。
人生中妥协肯定是会有的,这点我还是确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强大到跟生活中的太多因素抗衡,这时候的妥协是必然的。可今后呢,我们还会继续妥协吗?谁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