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与“知道”

“知识”与“知道”

作者: 悠扬慢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8:00 被阅读84次

        不出门,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

        老子说:不出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情;不偷忘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的规律。向外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够知道,不必亲眼看就能够了解,不必有所作为就能够成就。

        若干年前初读,觉得有点儿颠覆以前的认知:怎么能做到呢?是不是有点儿吹牛?圣人是不是传说中的天眼通、天耳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再学习、再体会,明白了老子这是在讲内在与外在的关系,讲内心发掘与外界融通的道理。又随着一些阅读和思考的发生,“知识”与“知道”两个词从上述文字中浮出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两个词的新认识哈。

        知识,是相信。是由外界搜集的、某种灌输到人们头脑里的东西,是后天的,人们不会借着它成长;它从来不属于现在,当你接触到它时,它就已经是过去式了。

        知道,是本质。不经外界加诸到你身上,是你的知觉、洞见和成长,是对宇宙间原本规律的觉悟,只能籍着你的成长而进入。知道是每一个当下,没有过去和未来,它不是时间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一位母亲怀孕了,她“知道”那个小孩儿是她的,这是事物的本质;而那个父亲籍由别人告诉他:那个小孩儿是他的;他具备了这个“知识”,他相信。

        由此可见:知道是内在的,知识是外在的。有句话我们常常看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说的就是内心所知所解折射于外部之后的反映。内在深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只不过是人内在的扩大。你知道了你的喜悦和愤怒,也就知道了他人的喜悦和愤怒;你知道了你的暴力,也就知道了所有的战争;你知道了你为了某种利益所做的努力(不管是高尚的还是自私的),也就知道了国与国之间的输送与纷争。

        科学家每天都有新发现,之前的发现经常会被推翻,我们认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也在日新月异;但是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海一样的知识不能解决你面临的问题,你的困惑和不爽依然存在那里,逐步累加。那么,你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源于内在对本质了解的不足。去发现那个本质,知道它。

        这应该是老子说的:不必出门,就能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儿……

相关文章

  • 知道与知识

    大大的朋友圈,N多的群,还有N多的公众号,有空没空翻翻微信。 我如一叶小舟飘荡在信息的海洋里,品尝着海量的知识碎片...

  • 知识与知道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震惊世界, 于是被很多大学邀请去做报告, 爱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惫不堪。 有一天,司机对他说...

  • “知识”与“知道”

    不出门,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 ...

  • 跟着笔记侠学习做笔记之学习笔记

    第一课:知识整理背后的思维逻辑 一、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要知道...

  • 第4轮逻辑课第四讲作业:知道和知识

    1.知道Know与知识knowledge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知识,知道的东西有可能是错的,知识应...

  • 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

    王朔《知道分子》。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非常喜欢,我们社会总有混淆概念的传统,有点知识就是知识分子,写点东西就是文学...

  • “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

    每当有人说我是知识分子时,我就特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埋起来。当然这么说的人很少,所以我并没有经常钻地缝...

  • 弗洛姆 | “占有知识”与“知道”

    占有和存在型模式在知识领域里的区别体现在两种表达中:“我占有知识”和“我知道”。 ○ 占有知识是指获取和保存现有知...

  • 课程3:知识的概念

    知识管理,首先大家得知道什么是知识的概念,明白什么是知识后才能更好的学会知识管理。本文会介绍个人知识与企业知识,重...

  • 知识≠知道

    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每天出版4000多本书,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挑选吗?你知道你应该怎么去学习吗?你知道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与“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g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