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门,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
老子说:不出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情;不偷忘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的规律。向外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够知道,不必亲眼看就能够了解,不必有所作为就能够成就。
若干年前初读,觉得有点儿颠覆以前的认知:怎么能做到呢?是不是有点儿吹牛?圣人是不是传说中的天眼通、天耳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再学习、再体会,明白了老子这是在讲内在与外在的关系,讲内心发掘与外界融通的道理。又随着一些阅读和思考的发生,“知识”与“知道”两个词从上述文字中浮出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两个词的新认识哈。
知识,是相信。是由外界搜集的、某种灌输到人们头脑里的东西,是后天的,人们不会借着它成长;它从来不属于现在,当你接触到它时,它就已经是过去式了。
知道,是本质。不经外界加诸到你身上,是你的知觉、洞见和成长,是对宇宙间原本规律的觉悟,只能籍着你的成长而进入。知道是每一个当下,没有过去和未来,它不是时间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一位母亲怀孕了,她“知道”那个小孩儿是她的,这是事物的本质;而那个父亲籍由别人告诉他:那个小孩儿是他的;他具备了这个“知识”,他相信。
由此可见:知道是内在的,知识是外在的。有句话我们常常看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说的就是内心所知所解折射于外部之后的反映。内在深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只不过是人内在的扩大。你知道了你的喜悦和愤怒,也就知道了他人的喜悦和愤怒;你知道了你的暴力,也就知道了所有的战争;你知道了你为了某种利益所做的努力(不管是高尚的还是自私的),也就知道了国与国之间的输送与纷争。
科学家每天都有新发现,之前的发现经常会被推翻,我们认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也在日新月异;但是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海一样的知识不能解决你面临的问题,你的困惑和不爽依然存在那里,逐步累加。那么,你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源于内在对本质了解的不足。去发现那个本质,知道它。
这应该是老子说的:不必出门,就能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