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少即是多

作者: 姜地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17:55 被阅读0次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是《减法》。虽然早几天就已经看完了,但读后感一直没能写出来。

    为什么?因为,要做“减法”。

    幸好,我在阅读前先听了樊登老师怎么说,不然这本书我真“减”不下去。

    01

    说到“减法”,你们会想到什么?

    会不会是与之相对的“加法”?

    书中确实有不少与“加减”相关的概念和例子,但都是相对而言,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本书也不旨在教我们做“减法”——类似于收纳或者断舍离的书,而是要让我们意识到“减法”的存在。

    “加”和“减”也许间或对立,但一定不是永恒的静态,而是短暂的动态。

    这也就不难理解“少即是多”了。

    如果说“少”是具象可视的概念,那么“多”则更具抽象意味。

    举个例子:四字成语。

    总之,“多”与“少”的和谐共处并不矛盾。

    无独有偶,前有“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有“加法”或“减法”,都是希望我们能够跳脱出“习惯”视角,开眼看世界,能看到更多可能。绝不是矫枉过正

    02

    “减”和“少”是不是一回事儿?

    作者说:

    “减法是实现“少”的过程,但这与“少做事”是不同的。事实上,要实现“少”往往意味着做得更多或者想得更多。”

    大家还记得 “充要条件”吗?

    “减”和“少”看似近义,但差别不容忽视,更别以为它们是“充要条件”——“少”需要通过“减”来实现,但未见得“减”都能实现“少”的初衷。

    怎么说?

    就好比“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不在于能不能积极看待“失败”,而是在承受失败之余,能否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失败孕育成功!

    这才算得上是“成长型思维”,否则只是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而已。

    说到“减法”,作者也找到了擅长做减法的日本收纳女神近藤麻理惠,见面后作者说:

    “她教会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她引导人们做得更多,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更少。”

    “做得更多”指的是“思考”,而不是单纯地删、抛、扔、甩,这些动作。

    因为不假思索的“减法”会导致 假以时日,类似的“加法”再次上演——这就是“减”不一定会“少”。

    03

    怎么“减”?案例分享

    书中有三个例子翻来倒去地来回出现,就像偶像剧里的“回忆”,我在此就不搬运了。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例子。

    01

    语言:辩论

    在学辩论之前,我的“输出”就只有增没有减。直到参加辩论赛,没办法,无论几辩,发言时长都需要控制。

    对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培训,师姐出了个题目:

    随便说一段话,自命题,越接近30秒越好。

    我当时想了想,讲了个冷笑话,没想到,竟然刚刚好30秒。

    后来,我从攻辩转向赛前需要写稿,而且每次都限时发言的位置之后,我也愈发关注表达的准确性以及精炼度

    再后来,虽然没有辩论赛了,但这一习惯并没有中断,而是延续到了翻译,以及面试中的自我介绍——90秒。

    02

    流程:制作视频

    2020年1月份,我第一次心血来潮花了3天的时间做了一条3分钟的视频。

    有一说一,如果每次制作视频都要花3天时间的话,我后来肯定不会做视频号。

    所以,做完这第一条视频之后,我就立刻马上做了“复盘”!

    我写下了整个流程。

    结果发现,我都是想到什么“加”什么。而且素材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的,特别是动画和配音,为了达到自己想象中的效果,没少费功夫。

    虽说做出来之后,自己也很满意,但是实在是太费时间和精力了,很难坚持。

    于是,我在做第二条视频的时候,改变了策略。

    首先,我先“拆”。整个作品主要有两个部分:画面和声音。而画面的部分又分为动态静态。声音则包括:配音、声音素材以及背景音乐(BGM)。

    拆分好后,我就开始“分头行事”。最终,第2条视频只花了我1天的时间。

    04

    番外

    书中还有两个句子,我觉得很值得分享:

    1、 考夫卡:不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是“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

    2、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但鉴于这两句的境界太高了,我还够不着,所以在此就当给自己留个作业,琢磨明白了再来献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法》:少即是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gp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