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想分享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总能感受到知识间的“梦幻联动”。像今天这本,我仿佛看到了它和昨天的“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隔空击掌。
比方说,“奶昔错误”——麦当劳想提高奶昔销量,于是请来一些研究员来做调研。几乎所有研究员都关注产品本身:或甜或浓稠,只有一个人选择忽略奶昔本身,转而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
显然,绝大多数人在这件事情上都使用了固定型思维。可真正解决问题需要调动成长型思维——奶昔被选购的原因不是口感(产品本身),反倒是作为早餐,它简单、快捷、方便,才成为了顾客在这个时段的不二之选(“上帝”视角)。
此外,“认知盈余”(也是本书名)在没被大众意识到之前,我们与媒体——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之间是单向的“消费”关系。也就是,在我们工作和睡觉之余空出来的时间往往都用来看电视。
可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年轻人更青睐在线视频。从行为表征来看并无差异,但实际上在线视频让“我们”从“围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比方说用“发弹幕”的方式。
如果说“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是《终身成长》的关键词,那么“分享”和“参与”就是本书的重点。
“人们喜欢消费(固定型思维止步于此),但他们也喜欢创造和分享(成长型思维向前迈进)。”
我的理解是:
消费,是人与价格之间的互动;
创造,是人与价值之间的互通;
而分享,是人与价值、价格之间的联动。
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关系的改变,有些标准也必然随之变动。书中是这么说的:“媒体的最大张力一向莫过于,自由和品质构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目标”。也就是,当参与者不再受到专业的限制,媒体衍生出自媒体,那么肯定良莠不齐。
那怎么办?
这里我插播一句:论阅读的重要性。今日体验深感听书只能驱动看书,但是一定替代不了。如果说看书是“找答案”,那么听书就只是“参考答案”。可如果不假思索,就有可能以为那是“全部”。
关于矛盾,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态度:“你可以通过累积将平庸变成优秀,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
这时,我们又可以来cosplay一下“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对话。
固定型思维:“累积平庸又不是一定能得到优秀,但会让别人都看到我的普通!不要!不要!!”
成长型思维:“作者确实没有打包票。不过,唯有行动才能让我知道,我与优秀之间的距离。”
2
阅读最痛快之处莫过于它能打通我的任督二脉,使我对过去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产生顿悟。
比如,我们在通勤时不妨观察一下车厢中的人,绝大多数拿着手机而不是书;大多数在看视频而不是文字。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那么做(书中指的是:读书看报或者社交活动),因为和简单地坐下看电视相比,那些活动的门槛太高。”
无独有偶,在《微习惯》中也提到了“门槛”,而“微”就是要极尽所能地降低行动的门槛,使习惯得以顺利开展。
那阅读的门槛是什么?是大脑。
那看视频(也包括听书)和看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与信息的“接收”和“接受”。
在看视频的时候,眼睛和耳朵的参与只是在接收动画和声音,它们的存在配得上那四个字:过眼云烟。此时的大脑是比较安逸的。
可在看书的时候,耳朵可以歇歇了,眼睛却要上下左右地来回奔跑,但最关键的,是大脑!
然而,大脑一动就糟糕,因为要耗氧。尤其在密闭车厢中还戴着口罩,在缺氧的情况下,眼球还进行着较有规律的摆动,这不是妥妥的“催眠”吗?
那么,知道了又能怎样?起码,我迈出了“察觉”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行为上的改变。
3
书中还有很多引发我思考的内容,这里不一一赘述。如果我的分享让你也想去看看这本书《认知盈余》,来一场梦幻联动的话,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