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华译】
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
2 五月初四,皇帝下诏,因为春夏连旱,赦天下。皇上亲自在德阳殿东厢露天而坐,祈求上天降雨。因为尚书周举才学优深,特别加以策问。
周举对策说:“臣听说阴阳隔绝,则二气闭塞。陛下废除文帝、光武帝的法令,而走向亡秦奢侈之欲,内积怨女,外有旷夫。自枯旱以来,已经过了一年,还没有听说陛下有什么改过的迹象,徒劳至尊之体,暴露于风尘之中,露坐祈雨,实在是没什么用处。
陛下只是追求表面的姿态,而不做出实际的行动,就像缘木求鱼,又像倒着走,却指望能前进。陛下应当做的,是推行诚信,革新政治,崇尚正道,摒弃奸惑,后宫没有被皇上宠幸过的宫女,应该放她们出宫嫁人。太官制作丰富的御膳,花费高昂,应该减损。《易经》说:‘阳感天不旋日。’(阳是天子,天子行善一日,上天马上应之以善,为恶一日,上天马上应之以恶。)希望陛下留神裁察!”
皇帝又召见周举,当面问他政治得失。
周举说:“应该谨慎地选择官员,去贪污,远佞邪。”
皇帝问:“谁是贪污?谁是佞邪?”
周举回答说:“臣从州郡刚刚调任中央(从冀州刺史升任尚书),还不足以辨别群臣。不过,公卿大臣中,数有直言的,就是忠贞;阿谀苟容的,就是佞邪。”
太史令张衡也上疏说:“前年京师地震土裂,地裂,是威权被分割;地震,是人民被侵扰。臣担心陛下厌倦懒政,政治不能裁决,恩宠不忍割舍,于是与臣下共享威权。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愿陛下思虑古人定下的规章制度,不要让刑德八柄脱离天子之手,则神明的意志充塞天下,灾变消失!”
【学以致用】
01, 人 和 “神”的问题
周朝以前是有“神”的,强调“神”的作用
所谓的“神”,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规律,人与宇宙法则的辩证统一,从伏羲女娲时代,到黄帝时代,一直到商朝都是如此
比如商朝的相国伊尹,原本的身份是奴隶出身,但是他通晓天道法则,是中华民族的厨祖,他做的食物让人吃了感觉通“神”,让人很舒服,病很快就好了,他是集良相,良医,良厨为一身的圣人
周朝开始,破掉“神”的主流价值观,建立“人定胜天”的价值体系,后世的孔子就是倡导恢复周礼为己任,构建了一个人文世界(如同释老师构建的佛的世界)
但是,我们知道,人为的东西,就可能成“伪”
后天意识 相对于先天的来讲,不及百万分之一
所以,上文周举所讲的,就是从自然中发生的天象变化为指导,来诠释人有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而皇帝的行为,比如:“亲自在德阳殿东厢露天而坐,祈求上天降雨”,这就是“伪”的动作
没有看到本质的东西,只在表面上做文章
不尊重规律,不以身作则,却想着通过某一个外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能有什么用呢?
就像周举所讲:不做实际行动,缘木求鱼,倒着走,却指望能前进。
这一段看似是“汉顺帝与周举的对话,讲的是汉顺帝的问题”
同样的,可以把周举的话,用来反观当下的自己
我现在遇到的困境,所用的方法,是不是与汉顺帝的行为一样,缘木求鱼?那么,实际行动应该是什么?
假如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的问题,那么,身边链接的人当中,谁是“周举”?谁能像他一样帮我分析一下,给我一些专业的指导?
观《资治通鉴》,其实有的时候,是以此来 《资 “自” 通 “鉴”》
02,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这是一个识人用人的问题,这也要看你有没有一套标准
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没有人会把这两个字写在脸上
但是,我们的群经之首《易经》里面,给了一个分别办法
《易经》讲:君子事天,小人事人
君子是根据天象,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行动的,所以会忠贞直言,
而小人是根据别人对他的利害关系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会阿谀奉承
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看领导者内心的标准
如果领导者自己内心偏向于小人行为这一边,那么,他就不能做到“听明”,喜欢听好听的话,用讲好话的人,事做的好不好放第二位,忠诚放第一位,尤其是忠诚于本人个人的人,大大的启用
如果领导内心法则是认同“君子事天”这一方的, 那么,即使公司里面有个人的性格跟自己不和,脾气臭的很,自己老不爽了,但是,对方技术很牛啊,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怪才,是公司所需要的怪才,那么,领导会照样启用
所以,觉察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标准,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另外还有一点
人是会变得,不好的环境,机制,会把君子变小人
也会在一定的环境中,现在是君子的,在未来的,下一个环境当中,可能就变成小人了
包括自己也可能会是这样变化的, 所以,要时刻注意变化,要时刻 观自在。
03,张衡所讲,威不可分,德不可共的问题
这里有跟定位理论当中的一个词,“心智阶梯”有点关系
不管是权力,还是恩泽,都是宣传一个观点:
只有一个中心
你不能让人觉得有两个,或者有两个以上的中心
不管是权力,威严上,还是在施恩上面,都是一样的
这个点,很微妙,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下
当年“田氏篡夺姜氏的齐国”就是这样的
1是田氏代替齐王在行事权力,让老百姓觉得齐王不可怕,田氏可怕
2是田氏在代替齐王做好事,宣传的是田氏的影响力,老百姓受到了田氏的好处,就自然站在了田氏这一边
当下的领导者,也有很多人用公家单位(公司)的钱来算作个人的爱心, 行为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损公肥私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要不得的,以后会很麻烦。
当年刘备也这样做,好好的三分天下,只能在白帝城托孤了,最后就没什么最后了,连三分之一都不行了
现代企业当中也会遇到这种现象的,大家一旦看到这种事情,可以提前预判结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