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雅乐吟唱 赏洞庭美景

作者: N3087吉林通化王颖会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4:50 被阅读253次
    洞庭湖

            平生虽未登临岳阳楼,但早已神往之,恨不登楼临风,把酒远眺。最喜范文正公所记:“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今天,观摩闻霞老师的《古诗里的洞庭》,雅乐声起,一曲天籁之音绕梁不绝,洞庭美景汇于眼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伴随着一幅幅瑰丽的图片,整堂课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读洞庭

    读洞庭。此读非彼读。不是朗读,而是吟诵。美丽温柔的闻老师一开嗓,吟唱之声清越可人,带给人一种新的体验。老师吟唱结束后,便逐字逐句教学生们学习诵读,声调如何,哪里短促,哪里绵长。亲切温柔的语调,一字一句的点拨,让孩子们在唱中学,在学中唱。那一声声童音,就这样在闻老师的指导下悠悠唱来,师生仿佛穿越千年,走向刘禹锡,走向洞庭湖。秋夜月光下洞庭湖景色优美: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以清新的笔调,遥望洞庭,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朦胧美景。在反复的吟唱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洞庭湖的景色特点“平静”,揣摩出诗人的心境“平和”。闻老师在教学生吟唱的同时,出示声调符号,让学生揣摩不同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学会吟唱,识谱吟唱。

    品洞庭

    品洞庭。在第一环节结束后,闻老师出示第二首《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学生自读古诗,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顺诗句,三读读诗人心境。学生自读后,教师播放吟唱范读录音,苍凉男声响起,洞庭美景被重新演绎。紧接着闻老师吟唱此诗,学生学唱,老师再次吟唱此诗,并让学生试着根据屏幕上的声调符号自己唱一唱。学生试唱后,明显能感觉到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这一环节的视唱更为优美动听。教师在吟唱中引领学生感受诗中意境,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八百里洞庭湖俨然是一位富有的主任,拥湖光、山色、月色、清风,且慷慨好施,将这无边的月色赊与李白,此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洞庭,李白也不辜负这美好秋景,浊酒一壶,好友相伴,且不乐哉!学生根据诗意,感受洞庭湖的“广阔”,诗人的“豪迈”。

    悟洞庭

    悟洞庭。这一环节出示了杜甫的《登岳阳楼》。学生朗诵诗歌,感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重点分析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二句。平江的孩子真是太棒了,入情入境,描绘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水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并体会杜甫晚年漂泊无定、感慨万千的难过伤心。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诗中情感,闻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互动小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对你说什么了?然后假定洞庭湖是一个人,在杜甫无朋友关心,又老又病,孤独无依的时候,会对诗人说什么?学生们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问候,甚至有的孩子说得非常的到位,可以看到其深厚的语文素养。这一部分,不单单停留在对景色的分析上,更多侧重对诗中表现的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使课堂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学生明确了洞庭湖之“浩瀚”,诗人情感为“难过”。

    议洞庭

    议洞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古诗的朗诵和分析上,课堂就会显得平常无什么。闻老师在最后的环节,将三首诗全部出示,进行了同题材的诗歌整合教学,这是非常巧妙的设计,这个设计难度大,需要学生全面考虑,更考验孩子的语文能力。问题设计为:这三首古诗除了都写洞庭,还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从景色入手,找共同点;有的从情感入手,找不同点……虽然同为唐代诗人,但是因所处时期不同,又因为诗人性格不同,所以诗歌呈现了不同的立意及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树立了一种诗歌赏析的意识,不是单片赏析,而是同题赏析,这种整合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陆游曾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是啊,同一个洞庭,不同的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际遇中,会赏出不一样的滋味。当我有朝一日登临岳阳楼的时候,面对浩渺洞庭湖,我不但会感叹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同时也会在波光粼粼的美景中窥得闻老师娟秀淡雅的身影,听到清越可人的天籁之音。                                       

                                字数:1600  2019/7/27                 

    2019兴成长计划特别活动“春晖学院”听课感受

    闻雅乐吟唱 赏洞庭美景 ——观闻霞老师《古诗里的洞庭》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闻雅乐吟唱 赏洞庭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k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