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洞庭美景

作者: 梅河口297侯博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07:36 被阅读25次

      洞庭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湖泊,历来都被文人骚客所喜爱,孟浩然有诗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刘禹锡在这里写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来描绘洞庭美景,《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这些是我对洞庭湖的了解,在闻霞老师的《古诗中的洞庭》这节课中,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在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让学生的朗读中感悟美景,体会情感,这就是语文的魅力,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把学生朗读和教师讲解完美的结合,使课堂的把握恰到好处。

      李白又是如何来写洞庭美景的呢?“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结合李白和刘禹锡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在古诗中的洞庭湖平静又浩瀚,广阔而又豪迈,呈现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不亏为历代文人骚客向往之地。

古诗中的洞庭美景

相关文章

  • 古诗中的洞庭美景

    洞庭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湖泊,历来都被文人骚客所喜爱,孟浩然有诗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

  • 唐诗中的六言诗

    唐诗中的六言诗 聂鑫森 唐诗中的主要体裁,是古风(五古、七古)、绝...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

  •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 ...

  • 在古诗中欣赏美景

    《画》[ 唐 ]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望庐山瀑》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

  • 2019-05-08

    九九秋雨催菊黄 洞庭南北桂飘香 登高红枫夕阳偎 重阳美景亦风光

  • 闻雅乐吟唱 赏洞庭美景

    平生虽未登临岳阳楼,但早已神往之,恨不登楼临风,把酒远眺。最喜范文正公所记:“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

  • 美景

    作者:王亦卓8岁 2021年10月21日 洞庭徐川一美景, 忘时不忘记一时。 美景一时不需忘, 只要美景比天境。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巴陵郡的最美景致,全在洞庭湖上。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 黄家阿姐

    第二篇 童年青山岛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衍生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千古绝唱,“洞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中的洞庭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tm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