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总是会犯错的,这个我信。同时我还相信的是,人总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就如同现在的我,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我一直都记得,我为什么会主动选择加入保险公司。我现在的初衷依然没有改变,对比以前多了一些理性成熟和独立。但是对于保险公司的印象由一开始的热爱再到慢慢淡漠,不变的只是我对这个行业的认可。
现在回头看看在保险公司的这段期间,自从2018年6月30号以后,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我手里卖出的每一份保单都要遵守如实告知,合规变成我最在意的事情。其实关于理赔,关于核保,对于是否合规的行为,有多少人真的清楚或者是觉得真的重要?三天新人课能让我们变得专业吗。甚至在这个保险行业待上十几二十几年的人,都未必能够意识到合规的重要性,他们敢于去挑战监管的底线。以前有位经理会代替客户签字,会自己去制作假的身份证复印件,还会告诉客户得了病可以买保险,哪怕是癌症高血压都没有问题,她说:打官司怕什么,客户只会将保险公司告上被告席。当我们把这样的保单卖给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亲人朋友,是不是也意味着当风险发生当别人需要钱来救命的时候却无法得到理赔,大家连朋友亲戚也许都做不成了。
越来越多的包装,数据造假,拿别人的故事消费。所以是不是经理?是不是老保险代理人,是不是m DR t又如何呢?我们和风险打交道,可是实际上我们对风险的意识还太肤浅了,我们对金融理财规划师的认识也太缺乏了。2018年是我对风险最深有体会的一年。
是的,我知道这个行业保险代理人的竞争有多激烈,在健康险的市场有多艰难,现在可以买到保险的渠道是如此的多。可是越是这样,越需要改变自己以前的营销模式。回想以前自己的很多行为惨不忍睹幼稚可笑,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回头来看我真的汗颜不已,为自己的无知和单纯(蠢)我汗了一地。
保险行业几大现象:返佣,误导,不专业。只看重产品的人不在乎你是否返佣,你不过是保险产品的搬运工,你不搬多的是人抢着上。经理不会在乎你是否反佣,因为他的利益并不在于业绩的提成。公司也不会在乎你的反佣,因为他要保费。即使返佣违法,即使可以被吊销展业证。似乎每个人都被成全了,看起来客户得到了利益,而代理人也得到了利益完成了考核。事实上,代理人即使反佣了一样被客户瞧不起,一个可以用返佣来获得业绩的人,他的品格又能高尚到哪里去呢?他又能在这个行业生存多久呢?他的保单质量能够保证吗?他给人规划的保单真的适合客户吗?几十年之后客户拿着保单能够得到理赔吗?这一切都需要打个问号。保险代理人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在逼着整个行业来赎罪,逼着这个市场对保险人代理人的轻视。银行,证券保险,同样是金融的三驾马车,可是在国内,真正得到尊重和认可的是少数。我记得精武门的老师说了一句话特别好:我们学习精舞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放下!放下卑躬屈膝!放下自以为是!放下逢迎讨好!放下不择手段。
我们最开始赚的钱都是有原罪的,但是我们也都是在错误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