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看到后面真有些后悔了,决不是因为电影拍得不好,而是感觉太残忍,一下午的心情都在里面转啊转,转啊转。
影片一开始,单身母亲惠子带着四个孩子,明(男)、京子(女)、茂(男)和雪(女),搬进了新的住所。奇怪的是,只有年龄最大的明是正大光明地走进家门的。茂和雪是藏在行李箱中被搬进来的!首先觉得有些骇人,但看到行李箱打开后茂和雪的笑脸,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然而到最后便会知道,行李箱是一个异常残忍的道具和伏笔。十一岁的京子是独自坐车到车站,最后由明偷偷引进家门。这是怎样的一家人?除了明以外,其他三个孩子连阳台都不能去,是不能见人的,当然也不上学,只是整天待在狭小的房间里。母亲惠子早出晚归地工作上班。
让人心疼的是,过着这样畸形生活四个孩子却能相安无事。明负责一切对外的事情,买菜做饭、交水电费、购买生活用品,京子洗衣服、做家务。小一点的茂和雪则永远能够没有烦恼地安静玩耍。
明和京子更像这个小家的男女主人。母亲惠子则像一个管不住自己的孩子,软弱、没有责任感,感情生活更是相当混乱。后面,因惠子出走太久未归,明不得不出去借钱维持生活,经由这个机会,我们见到了惠子的两个前男友。短短几个镜头、廖廖几句话,也就差不多了解了她的那些陈年往事。她应该不只一次被人抛弃,越是这样却越把自己的幸福依附在别人身上,同时眼光也比较差,找到的多半是些混日子的、同样没有责任感的人。作为私生子(每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可能都搞不清楚),惠子的几个孩子应该还没有合法的身份,她也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不能去上学,所以就那样无人知晓地存在着。
影片的画面一直是暖色调的,节奏也很舒缓,这就是孩子眼里的世界,一切都还是彩色的、温暖的、干净的,时间很慢。片中用了大量的镜头记录几个孩子非常细琐的日常生活。茂和雪总能轻松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小机器人、一个娃娃就能玩上一整天。京子则到了会做梦、会忧伤的年纪,她会经常呆呆地坐在角落,幻想着上学、幻想着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钢琴。明最忙碌,他照顾着弟弟妹妹的生活,努力维持着这个家,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虽然有过一段小小的“迷失”,但打游戏、跟小伙伴厮混,这不就是任何一个正常小男孩的天性吗,又算得了什么。12岁的稚嫩肩膀,已经承担起了一个成人都怯于承担的责任。
影片中有很多动人的小细节,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某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明站在门口,把弟弟妹妹的鞋一双双在地上摆好,扬起头来对着他们笑,然后就看到四个孩子飞奔着穿过楼道,拐过街角,他们太久太久没有走出那间屋子了,那满满的幸福能从屏幕里溢出来,很简单很纯粹的幸福。
当剧情一点点转向那个巨大的悲剧时,影片的画面依然是暖色调的。母亲已经消失很长时间,炎炎夏日,在断水断电的家里,四个孩子只能安静地待着,酷暑、饥饿中,等待着时间流走,母亲归来。一天,雪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然后昏迷了。明花掉最后的几个硬币试着给母亲打去电话,却连她的声音都没有听到。最终雪也没有醒来,影片对雪的死处理得非常含蓄,死去的雪并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之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只无力的小手、小小的额头、几缕发丝。怕是前面缓缓、暖暖的时光太美好,活着的雪太美好,让人无法相信她就这么轻易地死去。影片为我们留下了点点幻想的余地,但是,当看到昏暗的烛光中明拉开行李箱,观众内心仅存的一点希望便彻底溃散。雪真的死了。
始终也没有人哭泣,这种克制与平静中涌动的悲伤却是百倍千倍。黑暗中京子和茂站在阳台,踮着脚,看着明和朋友纱希推着行李箱渐渐远去,行李箱里蜷缩着安静的雪。他们路过的街道还是那么热闹、人来人往。这个画面给人的感觉不是恐怖,不是诡异,而是残忍。这样近的距离,却是天和地的差别、生与死的差别。这么多悠闲的人,没有谁知道几个孩子正经历着什么。雪被葬于一片野地,除了几个孩子,无人知晓她曾经存在过。
影片结束得平静美好,阳光依然灿烂,剩下的明、京子和茂,还在努力生活。悲剧、喜剧就这样发生在明媚的每一天,一切照常运行,人群熙熙攘攘。
最后说一点更残酷的。《无人知晓》是根据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改编,所以,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被草草埋葬的小女孩。真实版本里,女孩是死于暴力,起因是,她因为饿偷吃了长子的朋友的泡面。
题图来自:豆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