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家长聊起幼儿钢琴考级,她的孩子学了三个月钢琴,在培训班组织的一次比赛中成功晋级,一个月以后要赴港参加决赛,当然,首先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参赛费‘’。
从社交需求出发,我理应为她感到高兴,如果是为了她高兴而高兴的话。那一刻,鼓掌、欢呼、叫好,几十年来储备的溢美之词,都挤到嘴边撅起屁股做好了预备动作,没想到最后理性抢了跑。
我竟然去质疑孩子三个月学琴的成果。可不是嘛,哪怕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朗朗,3岁学琴,到5岁时,才获得当地比赛一等奖,我们不否认大力出奇迹,只是凡事皆有规律。
我甚至去指责培训机构的别有用心。三个月学琴,连考级的门槛都看不到,这比赛比的是啥?天赋、努力还是家长的虚荣心?钢琴考级是个类似的现象,非常多的人过了10级,给他个很简单的曲子他都弹不下来,这是考级制度的悲剧,完全为了考级而考级。但是考级制度至少能阶段性地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然而,像这种性质的比赛,到底瞅准了某家娃娃骨骼惊奇,还是瞄准着人家钱袋子,就颇耐人寻味了。
这个假期,你的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更过分的是,我武断地认为,培训机构的逻辑是:
培训——收费——比赛——收费——再培训
循环往复
的家长的逻辑是:
培训——成长——比赛——成龙
这两种逻辑是如此的契合,妥帖的让你忘却了钱掉进水里的声音。
其实不然,家长也心疼钱!
“你简直不知道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这是有娃的妈妈常对没娃的女孩子们说的一句话。
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花在培训班里的每一分钱,都夹带着家长职场的辛酸;守候在培训班门口的每一分钟,都需要从父母的二人世界版图上抠下一块。
犹太人有句名言: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那位母亲脸上分明写着,这钱咱愿意花,实在太愿意了,买的就是一个自我安慰,那句‘’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相当通俗易懂的注脚。
真是可怜中国父母心,怪不得专家说,开放二胎是最好的促进消费。
不过,该花钱没错,可是,乱花钱就有点冤枉了,然而我又错了。
罗胖曾说:
他活了四十多年,发现人间就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
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
我们在职场上再精明能干,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和行动,如果换成对孩子的教育,对培训机构的判断,也只剩下意见、感受、立场。
听权威人士和周围家长的意见——人家都报什么班;
到现场感受一下培训班的氛围——体验课;
形成自己的立场——报名付费。
培训不是可乐,能马上尝到味道,培训也不是西药,治病立竿见影,培训效果是滞后,而效果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多大作用,更是不可预测的。
所以,培训市场特别火爆,再假也没有假疫苗危害大。
当然,我不是规劝家长不要参加培训班,毕竟掏的是自己的钱,如果有选择适度地参加培训班,那显然是更明智的策略,毕竟赚钱不易。
1.不要同时报太多培训班,因为孩子没有那么多精力,家长也把大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
2.慎重选择参加比赛,如果想把比赛当做旅游除外;
3.培训可以让孩子参与社交,摸清孩子的喜好,至于在这个领域是否成龙成凤,还在于孩子的双手,所以不要期望太高。
这三点,是一个非权威不知名人士,对现在国内培训行业乱像的看法,请各位家长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