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如果我们反复从这四类约束来理解社会,我们就很容易察觉人类社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
2.用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3.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其实颠倒过来才对。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以前特别害怕价值观的颠覆,觉得天都塌了,后来发现:世界观倒塌之后,必然建立一个新的世界观价值观,而随着时间的检验,新的才是正确的,以前觉得对的反而是错误的。不能盲目守旧,不能一成不变,生活就是拿来颠覆的)
4.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
5.按“价高者得”原则筛选出来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的大小。富人也有不肯出价的时候,穷人也有很肯出价的时候。
6.免费的才最贵。
(确实如此,你惦记别人的免费,别人惦记你的时间,是你的时间不值钱,还是免费的有多贵?)
7.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刚性的需求,人们不可能不惜任何代价地追求某个目标。用经济学术语来说,不存在垂直的需求曲线。毕竟,人是善于权衡取舍和寻找替代方案的动物。
8.越是大锅饭,就越缺乏精打细算。
9.只有当商品的定价过低时,才会发生“短缺危机”,价格一旦调高,“短缺危机”马上就消失。
10.我们都清楚,谁都只能“不惜代价”做一件事情,而不可能“不惜代价”做多件事情。
11.人和人之间对某种特定享受的效用,是不可以直接比较和相加的。
12.只要看到“短缺”,我们就能断定:“短缺”是“价格”太低造成的。
13.我们要认识到,大量至今仍然被人误以为不可买卖的东西,实际上在进行着或明或暗的买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