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明星张雨绮和前夫因为袁巴元之间的婚姻关系,再一次暴露在大众的视角中。曾几何时,娱乐圈的灯红酒绿和光鲜靓丽的舞台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神往,羡慕这些前呼后拥的人。而人前光鲜,而人后明星也是普通人,要面对生活的各种烦恼。
佛教认为要摆脱烦恼,首先是从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开始的:工作/友情/爱情/亲情/生老病死等等,都会让人烦恼;佛陀思考方法特色在于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人生各种烦恼和问题都将如影随形的现实。因此,我们不需要接受什么,只要理解“存在”的事实,确实“存在"就可以了。
佛陀将解决问题和烦恼的方法简单的归纳为4点:1-人生总是与“痛苦相随",2-痛苦都有“原因”,3-痛苦都能“解除”,4-解除痛苦都有“方法”
佛教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有一个颗”不愿意放手的心“,因此产生后悔/愤怒/痛苦的心理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合理的思考方法,合理的思考方法之一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一、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1-生存欲望--想要活下去2-睡眠欲望--想要睡眠3-食欲--想要吃饭4-性欲--想要交合5-懒惰欲--想要放松
6-感乐欲--想要体会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上的快感7-承认欲--想要被认可
我们需要理解是什么引起了痛苦,带来痛苦的,就是不停追求快感的”索求之心“,即人的意识。
追求欲望的过程不断反复,就构成了我们的人生。由求索之心 ,构成的充满了喜悦/悲伤/失望/不满的人生,被佛陀比喻为”激流“。由欲望激荡起的轮回的洪水--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各种欲望化作奔流,让我们的心随之动摇,于是人们深陷入欲望的泥淖中。不断的索求却总感觉不到满足,这就是人心。
在7种欲望中,”承认欲望“是烦恼的真相,这是伴随着多数人一生的课题。幼年时,希望被父母喜爱,上学时,希望得到表扬;工作时,希望得到表彰等自我意识无处不在。反面承认欲也可能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之类的消极感或自卑感。产生这些想法的根源在于”希望他人认可自己“”关注自己“”喜爱自己“的承认欲。如果无法理解”烦恼的根源就是人们
在意他人的看法/嫉妒心/喜欢和他人攀比/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根源所在“,人生就会陷入在意他人的看法/被嫉妒心驱使/情绪起伏。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有”承认欲望“,明白存在的事物始终是存在的,因此我们才能走出第一步。当我们明白原因的时候,内心就会变得放松,开始能够冷静思考:我得到那个人或者社会的认可,究竟有什么意义?仔细想来,确实是,有意义吗?
二、正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要避免”心灵的反应“,首先要做到”正确的理解“,这是解决烦恼的秘诀。正确的理解中,保持审视内心这一习惯,能够有效的减少平日的压力/愤怒/担心等”不必要的反应”
1-如何做到”审视内心的状态
首先:通过语言确认-把正在做的事情用语言如实描述即可,渐渐地我们能养成将内心状态和身体动作如实地用语言来进行确认的好习惯。用语言来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其次: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深呼吸/走路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鼻子和腹部,感受身体在动的状态,走路的时候,将意识集中到脚底的感觉,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然后:在头脑中对”内心的状态“进行分类-贪欲/愤怒/妄想
2-三大烦恼-贪嗔痴
妄想(痴):是指想象/思考/在头脑中部明确的构想某个事物的状态。脑子里面总是想一些多余的事情,无法冷静的集中于眼前的工作,这样的烦恼就是妄想。
愤怒(嗔):是指感到不满或不快的感觉。焦躁/心情不好,总是感到压力时。愤怒是由求索之心产生的,有的时候没有现实根源。只会伤害自己和别人。
贪欲(贪):是指被过度的欲望驱使的状态,过度索求,过度期待,过度焦虑;被贪欲过度驱使的人,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中。
3-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首先:通过语言确认-把正在做的事情用语言如实描述即可,渐渐地我们能养成将内心状态和身体动作如实地用语言来进行确认的好习惯。用语言来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其次: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深呼吸/走路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鼻子和腹部,感受身体在动的状态,走路的时候,将意识集中到脚底的感觉,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然后:在头脑中对”内心的状态“进行分类-贪欲/愤怒/妄想
妄想(痴):是指想象/思考/在头脑中部明确的构想某个事物的状态。脑子里面总是想一些多余的事情,无法冷静的集中于眼前的工作,这样的烦恼就是妄想。
愤怒(嗔):是指感到不满或不快的感觉。焦躁/心情不好,总是感到压力时。愤怒是由求索之心产生的,有的时候没有现实根源。只会伤害自己和别人。
贪欲(贪):是指被过度的欲望驱使的状态,过度索求,过度期待,过度焦虑;被贪欲过度驱使的人,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中。
练习将意识集中到身体的感觉上,比如”呼吸“-将自己的感觉集中到鼻腔,同时呼气的时候在头脑里面默念呼气,在吸气的时候头脑里面默念吸气.烦恼总是产生于内心深处,因此摆脱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意识集中于”心灵的外部“的身体的感觉。
人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摆脱烦恼,其原因就在于”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正确的理解在于承认”存在“,以一种客观的眼光来分析理解事物,超越痛苦,即是佛教的”解脱“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