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在《猎户星座》里唱道,你是否得到了期待的人生,梦里的海潮声,它们又如何从指缝中滑过,像吹在旷野里的风。
“我与我周旋久,宁不做我”。我想说。
人生是千山万水的征程,山的那边还是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以一己之力不断的推动命运的巨石上山,周而复始,面对着无尽的失败。
又到了写小结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深深的厌倦和对自己无以名状的失望。
古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没听进去,对余光中这句:“因为这是春天呢,这是发呆的季节。”感同身受——甘心情愿去虚度时光而不感到愧疚和焦虑。
四月暮春,白天昏昏沉沉想睡(春困秋乏夏打盹),晚上倒很清醒。清晨早起一杯热茶,听一首情歌,看每一朵花儿轻轻地舒张和凋零,远眺山头白云飘飘,伴着晨曦的光,漫过青山……缓缓升高!内心无理由的高兴,无目的地期待。
心似四月漫天纷飞的轻絮,在春天里飘荡,而身心无力,终飞不远。
坐立不安地想要去爬山,去郊游,去远行,深恐“人间四月芳菲尽”,想要试图留住点儿什么,却颓唐使不出劲来。
四月读书日——既没做到读万卷书,也没能行万里路。
四月写了七万多字,每天一篇文,应该有三十多篇。世界读书日写了一篇主题文。——要写小结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像一个厨房里忙碌了大半天的厨娘,大家坐立不安等着上菜的时候,竟然什么也端不出来——那份尴尬和无力感叫人灰心,令人泄气。
我是一个做什么都半途而废的人,唯有每天睡前读点书,是这些年坚持下来的习惯。当然,读的都是些自己感兴趣的“闲书”。最大的体会便是枕边书确是最好的催眠剂。——心得全无,每个字都认识,每个字都没意义。
王小波说:“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可后来我们也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想做一件事儿不为成功,只管自己好好做。比如写作……
我们怎么样才能全心全意沉浸到某种氛围里,然后剥离杂念。所想,所念,所看融为一体。生活中总有接连不断的人和事来瓜分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总免不得受其影响,有限时间也不足以分配给所有事和所有人,更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全做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
这个月我甚至产生了高考前“高原反应”,惶惶不安,瞻前顾后。特别是春莲姐毫无征兆地退了群,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她是我在群里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导致我也懈怠下来。
曾经踌躇满志,下决心沉下心神想来做好一件事,可是毛毛躁躁做了一堆事,东一头西一头;从前一尘不染的平静和快乐已经消失殆尽了。
很佩服别人投入专注和深情,有的文友甚至日更已长达N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懈怠和疲倦不堪的时候。能做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真的很了不起了。
“如果你找到自己很专注的东西,你会感到应有尽有。”(黄灿然)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投入专注和深情,我们不会浪费仅此一次的生命,它也不会辜负我们的付出和坚持。
作家池莉曾说:“人只有真正静下来,心才可以听到外界响动:脚下噼啪有声,是踩到了香樟树落籽,黑黑圆圆的小珠珠碎了,一缕樟香蹿动,沁人心脾……万物都单纯,真的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相形之下,对于自己的忙碌,就生发出了几分不屑几分羞惭。”
周国平老师在散文《安静》中说到: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的做着这些事情,他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人生是一串连续的事件,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事中丰富自己,拓展人生边界,也有人致力于将某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挖掘自身的美,梦想便是如此,专注于其中,他会向你展示另一个闪光的世界。
想要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每一天都充实,生活自然会精彩纷呈。——磨梭、慎独、通透,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