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的弟弟也上初中了,也要考课外名著了。他看要考的那两本,我忽然想再看看就选了红楼梦,说实话那时候看太匆忙了。那时候的教育还没有弟弟这一代好的。不得不再感慨国家的强大和对教育的重视吧。
红,一个绚丽却残忍的颜色,倚望红楼,只是一场“梦如人生”的开始。一个虚缈却入骨的伤之爱和时代的一份悲。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在那个腐朽的年代!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的飘零,身为贵妃贾元春的内心悲痛苦楚,封建社会中的传统,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和罪恶虚伪。是叛逆,是脱俗,是多愁,是善感,是才华,是思想造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娇弱才女子林黛玉,本是想用一生的眼泪去回报他,但未想凄婉而去。明明了解自古女子的悲与哀,未想重复,却自了。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的制度,可却没否定君权和族权。他发展着自己叛逆思想,倾向支持被压迫者,他支持和林黛玉的自由爱情,迫切地要婚姻自主,这一切是由于封建势力给他的特权而产生,所以他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和反抗,是他所仰仗的依靠。因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的决裂开,但他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他的出路在现实根本不存于在世的,最后只能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去的。
受时代的局限,他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真正现实生活出路,他的思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否定着,可这种反抗却十分的模糊,带有浓厚伤感虚无主义色彩的。
《红楼梦》是自古的悲伤之爱。
《红楼梦》,就是聆听一部封建社会里唯一赞美女性、颂歌女性的大合唱;
《红楼梦》,是品尝作者那独一无二的春秋好笔法。
《红楼梦》,是享受作者那心灵深处的凄凉悲婉、无奈和冷漠。
《红楼梦》值得一读。 灯依旧亮着,但原来的心已增添了新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