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里的上帝是耶和华,我看过一点点《圣经》,记忆最深也是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上帝说要有光,光便立即出现。”当然也喜欢光,有时坐在凳子上,心头无力,看见光,就会重获勇气。不过我更喜欢的是上帝的能力,上帝说要有光,便有光,如果上帝要风要雨,也是会有的。我向往这种能力。
我在一张纸条上的正面写下“上帝说要有光,光便立即出现”,在这张纸条的反面写下“我要做自己的上帝”。把纸条贴在墙上,于是反面的那句话就成了我向自己许的诺言,成了一个独属于我的秘密。
在某一次的聊天时,同学邓说,他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我相信的神不是传统意义的神,我觉得一定有那么一个存在,知晓一切的事物,不论过去还是将来。”邓说,“我不认为上帝耶和华是存在的,我所认同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没错,邓说自己是自己的上帝。多么狂妄的话语!我一面震惊,一面如逢知己。我立马和邓说我也希望自己成为自己的上帝。他只是一笑,继续说着他的言论。在生活里邓也是一个极其自信且有能力的人,他远比同龄人可靠,知道的事情很多,多到不可思议,我常常笑问他"吃了几本百科全书?”
“人并不能够轻易找到自己,所以人总是在寻找一个坐标。人往往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这个坐标的存在,而可以不顾这个坐标的存在是否真的存在。”我在一个群里发出这句话。邓问我想表达什么?我说,“我不过是想通过这些思考来摆脱我的自卑感罢了。”
”你不是自己的上帝么,为什么要自卑?“邓立马回道。
我一愣,对啊,我不是说自己是上帝么?既然都是上帝了,我在自卑什么?
我自卑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不过是看见一个暗恋的可爱女生在一些我完全不了解的圈子里侃侃而谈,看见同龄的男生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他们有话说,并且敢说,而我做不到。我像只沉默寡言的井底之蛙,一味地只是看着那片狭隘的天空,也找不到、说不服一个人来把我带出井底。可如果是上帝,上帝又怎么会在乎这些呢?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明。”上帝大概是神明的。
我想了许久,才发现我和邓是不同的。
第一,邓认为自己就是上帝,而我的目标则是成为上帝,也就是说,我还不是上帝。我仍旧把自己看作一个凡人,我会经历所该经历的一切,并且把这当做我应该经历的东西,把这当做是世界所给予我的体验。我问邓,“当你在经历苦难时,你会怎么想?”在我的认知里面,哪怕是完完全全地接受”苦海无涯“的说法,当苦难来临时,我们还是会痛苦,还是会低沉,因为有些东西是无可避免的,理念只能是理念。邓回答我说,”我会把那些当成自己给自己的考验。“他已经不在是他了,他是上帝,而上帝让他又成为了他。而我还是我,我只是期望成为自己的上帝。
第二,邓所谓的上帝是万能的,是广阔的,是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的,而我所谓的上帝,是自我的,是人格与能力上的一个制高点,即是说,我所谓的上帝,不过是把我自己千锤百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得到一个superman。我仍旧是一个人,不过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优秀到自己可以把自己称作”上帝“。
我是说,我之所以会自卑,因为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还是一个走在进化之路上的人,还是一个未达到顶峰的人,偶尔抬头会看见有些人在我之上,心中难免生出自卑感。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邓所谓的上帝。因为当一个人把一切都当成是自己给自己所设计的历程,他或许不会为痛苦而感到悲伤沉痛,但是也不会为了惊喜而开心,而如此贯彻到底,势必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我读到过冷漠,周国平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我经历过冷漠,也冷漠过。于是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是不应该变得或者表现得冷漠的。所以我还是希冀成为自己的上帝,我还是愿意去经历那份我所必要经历的自卑感。
而其实当我开始思考这些的时候,那份自卑感其实已经烟消云散了,或许她还藏在某个角落,或许她还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跳出来烦扰我,也许我还是会忽然沉浸在自卑感中抑郁不可自拔,但是至少,至少此时此刻,我不再为自卑所困。
我仍旧是凡尘中的一粒,还是卑微,不过我仍旧希望成为自己的上帝。
是这样说,”我说要有光,光便立即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