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和我们同住一个病房的一位婆婆聊到她的病情。
她家信阳的,她说:"几个月前得病时,我好好的,在做针线活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接着就昏迷过去了。醒过来,头昏脑涨,天旋地暗,等家人回来,把我送进县医院治疗一个月花了七万多回去了。后来间隔三个月复发一次,又间隔两个月复发一次,这一回间隔只有一个月。县里查不出病因让转院到郑大一附院,住这医院,花了几万了,一个星期都没查出个啥结果,医生让我回去带个啥机子,得花十来万。我就一个儿子,得病可苦了他,也苦了两个孙子,他三个打工挣得钱都给我看病了"。
老婆婆诉说着她病的无奈以及儿孙挣钱给她治病的不易。
其它心内科住院病人也是如此,在医院平均每天花掉三千多元已是常态。
都说:钱不好挣,但在医院这里,哪家都想保家人的命,不论你怎么凑钱,必须得有充足的钱打到卡上,医生才能给你看病。
有一个清洁工办理保健卡,有人问她每天就那一点收入怎么舍得去养生?她回答的几句话值得我们警醒:
“十几年前,我爸爸省下8万元,被我爷爷看病花了;
几年前,我积攒了十几年的20万元,又给我爸送去医院了;
我感觉我们两辈子都在给医院打工,我不想将来再害孩子,不想三辈子都给医院打工。
所以我一定要在没病的时候提前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保养好"。
趁没病的时候保养和调理身体是最便宜的投资,等得病了把身体交给医院、医生最最贵的消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