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回家经常路过的那条小巷子里,有这样一间咖啡店,名字叫做“Before Sunset”,这取自于一部电影的名字,翻译过来叫做《爱在日落余辉时》,极富诗情画意,描绘出一种具象的美感,这是翻译的魅力。然而店家直接以原文冠名,更营造出一种回味遐想的空间,就像电影描述的,男女主人公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感情故事,过了青涩悸动的年纪,却又能摆脱烟火气息,这样的感情不落窠臼。
咖啡店不在闹市区,它甚至不像商业气息浓厚的都市咖啡馆那样,琳琅满目的品类,以原产地、各种烘焙工艺为噱头冠以高端猎奇的名字,配上五光十色的广告牌以及营销策略,都市人群出入其中,谈笑风生,声色犬马。咖啡店隐匿在巷子的角落里,只是寻常人家的瓦屋经过简单改造而成,中世纪的暖色调装潢,柔软舒适的布艺沙发,雕花复古木柜摆放着一些工艺品,透过橱窗,褐色的猫时而悠懒休憩。错落零乱的杂志书籍,行人驻足流连,或心无旁骛,或心不在焉地翻看,这里生意其实清冷,可并不影响店主精心调制咖啡,热情招待他的每一位顾客。这一隅的风景,相比这个城市、这个时代的节奏,慢了几个节拍。闲庭信步,去留无意,稍不留神,就会容易跟这里的时光擦肩而过。
着实,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经济、文化、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人们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这样小资却小众的咖啡店、书店带来的冲击无疑是沉重的,生意固然追求盈利,然而很多店铺不堪亏损压力,相继关门倒闭,或艰难谋求转型。它们就像被这个时代遗弃的孤儿,蜷缩在各自的角落里,散发出微弱的光,颤颤巍巍,却又满怀着希望。
我又想起高中经常去的那家书店,最近通过微信平台获知它即将关门的消息,全场书籍打折促销,于是约了朋友三三两两前去看看,逗留多时,发现所有的书都能在网上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最后随意挑拣几本,算是最后的留念和告别。老板是位热情古朴的中年阿姨,言语不紧不慢,流露出良好的修养。她先生是一名中学教师,九十年代为兴教育,造福莘莘学子,遂筹办这家书店,如今准备在它22周年那天关门,她还透露千禧年之后书店经历了辉煌的鼎盛时期,甚至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表彰,那时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她说话时特意抬高了声音,像是迎接凯旋的战士,又像是送走一位坐化的老者,释然中略带些许无奈。现场来了很多人,有新闻记者,也有住在这弄巷里的老人,想必都是来找回忆的,怀揣恻隐之心,回想着从这里买下的第一本书和书里的故事,跟往日时光不期而遇。而我没有见证它的童年,后来有幸经历了它人烟阜盛的青年时期,如今却要送走它的晚年。我又突然清晰忆起,很多年前我刚来这里念高中,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涉世未深素面朝天,那时候没有金融危机,没有房地产泡沫,没有漫天的电商互联网,没有就业买房压力,甚至还不用手机。我们绕过刺鼻的圩场,穿过风醇古朴的梧桐街,在这家三米见方的小书店花上一个周末的下午,然后在日落之前赶上回家的公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同桌是一位钟爱买书收藏的男生,头扁扁的,因此大家叫他阿扁,学习成绩差强人意,对数学却极具天赋,拿过建模比赛和希望杯的奖,也酷爱动漫和风靡一时的青春文学。托他福祉,我便有了看不完的书,有时候对于一本新书爱不释手,又碍于老师突袭,只得晚上带回宿舍,早早洗漱完毕,钻入被窝纵享文字饕餮。那时候,手电筒的光撑起小小的被窝,更像是撑起了一个大大的世界,在书里遨游直至夜深人静,第二天依旧是精神饱满地起床做操、早自习……那时候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更有许多做不完的梦。那时候我便开始对生活、对远方有了认知和思考。我们背诵杨柳岸,晓风残月……周旋于各种数列几何、语法时态,也为了省钱在这家书店淘过期杂志。然而此去经年,因为一场考试大家都走散了,我不知道曾经那位爱买书的同桌去哪儿了,他现在在做什么;也不知我们早逝的青春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是否还能够赶上往事的脚步,就像那一年在日落之前赶上回家的公交一样,乘着晚霞,披着星光。
结账的时候老板拿出微信扫一扫,直接电子扣款,不禁自嘲。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手机下载一个APP,就能阅读任何想看的书籍报刊杂志。如今人可以离开一本书,但似乎已经离不开WIFI和网络。可光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复杂多变的生活方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困扰我们,人心变得浮躁,信任危机、感情疏远,欺诈、贪婪、功利私欲任意滋长。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妨停下来,放慢一些脚步,平稳生活的节奏,找个这样的咖啡屋或者书店,翻看一本杂志,植物馨香夹杂油墨的味道,令人放松迟缓。然后重拾心情,整理思绪,在内心告诉自己面前的路应该怎么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