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减肥成功的人,都用了这3条经济学思维!

减肥成功的人,都用了这3条经济学思维!

作者: 有马甲线的汗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7:07 被阅读0次

(这是2020年第19篇原创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选举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当上了总统,一定会把工作从中国人手里抢回来,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从墨西哥人手里抢回来,让美国人每个人都有工作可做。”他还提出“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口号。

但是他自己却把工厂设在了中国,甚至很多竞选的宣传片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记者追问特朗普是不是精神分裂。特朗普直言说自己是个商人,商人的目标,自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我一度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拥有丑恶嘴脸的伪君子”!

但是最近看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特朗普的所言所行:特朗普是一个只看利益的冷血商人,但是同时他也的确是一名拥有经济学思维的理智之人。具备经济学思维的人,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思考“个人或者国家整体效益最大化”,所以民众会推选他当总统。

书的作者薛兆丰老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专注于研究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薛兆丰老师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经济学知识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进行阐述,他在“得到APP”上开设音频课程《薛兆丰经济学课》,在第一年就吸引了25万的付费用户购买收听。而《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正是薛兆丰老师对此音频课程进行的精华概括。

书中所蕴含的经济学思维,或许会颠覆我们的常识,却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智慧。这些思维,不仅可以应用在选举、治理国家上,还可以应用在我们普通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就比如最近疫情,大家隔离在家,每日吃吃喝喝睡睡,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说长胖了不少,想要减肥。那么,针对这件事情,如何应用上经济学思维,成功瘦身呢?通读本书后,我发现书中有以下3点思维,可以为我们打造好身材带来助力!

思维一:“沉默成本”非“成本”,多吃一口是“赔钱”

如果你跟你的男女朋友去看一场电影,电影票也已经买了,坐在电影院看了10分钟,发现电影不合口味。那么,你是选择离开呢?还是继续看下去呢?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继续看,因为他会说电影票也已经买了,钱也花了,已经是“沉默成本”了,不看完可惜了。

但是,什么是成本呢?

在会计学上,成本是代表已经花出去的金钱和物质,但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中提到,从经济学的角度,成本有着不一样的解读: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也就是,当我们选择A的时候,我们的其他可能性选择B有可能带来的最大效益,这就是我们选择A的“成本”。

还举刚才看电影的例子,如果看电影,就不能享受其他娱乐活动,比如一起逛公园散步。那么,继续看电影的成本就是:享受公园清新的空气和愉快的二人时光;如果离开电影院去逛公园,成本就是:这场不合口味的电影。

那么,很明显,继续留在电影院的成本比较大。而已经发生的为购买电影票所花的钱,叫做“沉没成本”,但是并不是“真正的成本”。

薛兆丰老师说:“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但是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收回,自然没办法再放弃,就不是成本。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同样,对于饮食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款的父母呢:每次做饭都会多做,怕人多不够吃;而且每次做多,一定要让你们吃完。“来,这个好吃,吃完,别浪费!”

在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选择吃多余的食物,成本是:为了减掉多吃而长的肥肉,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如果我们不吃多余的食物,成本就是:吃掉多余食物带给我们的满足。

那么,很明显,“选择继续吃完多余的食物”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不吃多余的食物”的成本。根据经济学效益最高的原则,我们应该选择:不吃多余的食物。而已经发生的支出是:购买食物的食材,做饭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柴米油盐等,这些都是不可再挽回的损失,属于“沉默成本”,不计入成本。

西方国家有一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同样的,也不要“为多余的食物扫底”。“沉默成本”不是成本,对于饭桌上吃不完的食物,大胆丢掉!身体不需要的食物,每多吃一口,将来就得多花十份力气去消耗。

思维二:“边际效益”会递减,少食多样最“划算”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有一次,有位接着采访他:“第四次当总统,您感受如何?” 罗斯福没回答,而是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

这位记者非常开心,因为觉得是总统请客,非常的光荣。当记者吃第一块三明治的时候,觉得简直太好吃了!当吃第二块的时候,记者已经有点饱了。吃到第三块儿,记者已经完全饱了。这个时候,罗斯福把第四块儿三明治递给记者说:“当你再把这块儿三明治吃下,你问的问题就有答案了。“

其实罗斯福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本书中薛兆丰老师所讲的“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迟早会下降。

虽说当总统这件事让人倍感荣耀,可是当第四次当总统的时候,就连罗斯福都表示已经“食之无味”了。对于美食,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爱吃,同喜欢荣誉一样,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当同一种食物来源长期太过于富裕,就会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产生肥胖。短期内因为吃喜爱的食物,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带来开心的感觉,最终会被肥胖的困扰所取代。

古人有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对于喜爱的食物,偶尔吃一点是享受,每天吃就显得平庸,再多吃,就犹如糟糠之味了。

懂得“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人,会均衡搭配膳食,保证身体六大营养元素的平衡补给,即使自己喜爱的食物,也会控制住食用量,防止最后“味同嚼蜡”,白白浪费了美食,还徒增了长胖的烦恼。

 

思维三:运动健身须走起,“投资思维”很关键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话:“好身材,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说提到,所谓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投资”其实就是消费,只不过是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做了一个时间上的平衡(延迟)。

最近《庆余年》热播,庆帝的饰演者陈道明老师屡屡上热搜。前几天,陈道明老师65岁生日,一则关于他的视频流出。

视频中,陈道明身形挺拔,举止优雅,一身笔挺的黑西装,走起路来风度翩翩、昂首挺胸,一路疾走如风,完全不见老态。网友戏称“陈道明老师是吃了防腐剂了”,完全看不出已经65岁。在其他人这个年龄,已经被“三高”所困扰的时候,陈道明老师的身材和精力,完全可以和20岁的小伙子媲美!

葛优老师说陈道明老师保持身材这么好,可不是随随便便来的。他平时就特别喜爱运动,曾经还是明星篮球队的活跃分子,以擅长三分球著称。后来由篮球转战高尔夫,平时也会去健身房健身。就是这么多年的运动,让陈老师身姿挺拔,身材出众,人气不断。

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不应该是是某一时刻的“消费”最大化,而是站在一生的长度,追求“总消费”的最大化。

著名的思想家卢梭说,“为了能够从我们智慧的武器中获取利益,身体应该是健康和结实的。”懂得经济学“投资思维”的人,都会节制过度使用身体,并及时充电:健身运动。

科学研究发现,规律运动的人,一般显得更年轻,身材更好。因为运动能够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同时有助于身体激素分泌的均衡,使得代谢处于较高水平,能保持肌肉的紧致,身材的优美。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经济学思维看似枯燥、反常识,但是经过薛兆丰老师的解读,一下子变得生动了起来。其中“沉没成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投资思维”这三个重要概念的理解,让我对待减肥这件事情有了不一样的思考。这三个概念,仅仅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薛老师所提及概念中的九牛一毛,相信读完整本书的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简介】

汗青,龙母瘦身总教头,曾经用2个月瘦身30斤,又用1个月练出马甲线。

一名供职于500强外企的培训师,一位妻子,一只逗比,一个充满能量的小姐姐。喜欢我的,欢迎加我私人微信(hanqing_001), 围观我充满能量的朋友圈,跟我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想法的交流!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自于今日头条,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肥成功的人,都用了这3条经济学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xd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