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4期“妄”专题活动】
在心理咨询的个案中,会碰到一些患有“被害妄想症”的来访者。确诊为妄想症的,其实是超出了心理咨询师的权限范畴。
碰到这样的来访者,一般会推荐他去医院心理科做进一步诊断治疗,由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去进一步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心理咨询的辅助,效果会比较好。
被害妄想症是一种常见的妄想障碍的亚型,以坚信自己受到攻击、嘲笑、迫害、算计、恶意中伤、欺骗、骚扰等为主要症状。
它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既不符合客观现实情况,也不符合患者所处的教育水平。患者对此深信不疑,且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点,可将被害妄想症的病因大致划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不同的等次。
生物因素
遗传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其中为多个基因共同作用而致病,有妄想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更容易患病。
躯体因素如颅脑损伤、感染、谵妄等也可能诱发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中枢神经有害的物质可能引起被害妄想,如酒精、苯丙胺、大剂量使用激素、农药等。
心理因素
根据临床研究某些患者的个性特点可能和发病有关,往往有主观、固执、敏感多疑、不安全感、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的患者,可能当遭遇某种心理社会应激或内在冲突,自己不能妥善应对,而将事实歪曲,导致发病。
社会因素
社会人际关系会对应激的有害影响起保护作用,不良的社会因素(如战争影响、迷信活动、移民等)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致病作用或为致病因素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条件。
被害妄想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某些集团或者某些组织等,对其进行了一些不利的活动。患者同时可能伴有激动、焦躁的情绪或者冲动、自我防卫等行为。
被害妄想患者往往还伴随关系妄想,即坚信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和自己有关、是针对自己的,同时可能还伴随幻觉,即凭空听见有人谩骂自己、凭空看见有人对着自己做一些不友好的动作等。
一般通过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改善,发病次数减少。
患者通常很难意识到自己患有妄想障碍,或者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却因为觉得羞耻或者害怕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导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缺少恰当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妄想障碍伴随患者终身。
患有被害妄想症的来访者,他们找到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帮助,已经是很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会保持该有的职业使命,尽可能地及时发现问题,当有这样的来访者出现时,应完全地接纳他们,包容他们的想法,先接住他们当下的情绪,慢慢平复他们焦虑或者恐惧的内心感受后,再给予正确的引导转介。
愿患有被害妄想症的来访者首先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包容,能够在家人和社会的帮助下,及时得到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的恰当治疗,让症状得以改善,发病次数逐渐减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