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公布了一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数据,这组数据非常的有意思,透露出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其中,有一组是关于股票基金持有人占比的对比数据比较有代表性。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从这一组数据来看,能够获取几个重要的信息:
1.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比例正在下降,而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比例却正在上升。但是如果从总额来看的话,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的总额都是在增加的,只是个人投资者的增速低于机构投资者;
2.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往往与股票走势正相关,而机构投资者却与之相反。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在市场大涨的时候投资者的持有比例是最高的,而市场下跌的时候持有比例却是下降的。比如说在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是相对的高点,而在2014年和2018年的时候却是在高位;而机构客户在2007年和2015年的时候,持有比例是不断降低的,在2014年和2018年的持有比例在不断增长。
3.个人持有者相对比较迟钝总是后知后觉,也往往是在牛市的中后期才入场。
当然,这组数据还是有几个缺陷,一是以市值而不是基金份额为参考的,在做对比时,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二是数据是以半年为单位,存在考核周期过长,对于更加微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应,有时滞。
因而,重新摘取了2013年以来,权益类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每个月的份额变动数据。
从这个图将会更加的清晰。
1.基金份额变动与行情程正相关。市场上涨,权益类基金份额增加;市场下跌,权益类基金份额减少。
2.行情的初期,权益类基金的份额并没有立马增加,而是持续的减少。
3.权益类基金份额快速增加往往都是在行情的后半段,比如说2015年1月份以后基金份额触底之后才重新的增加,2016年也是上涨一段时间之后份额才又开始上升的。
今年以来,以上“魔咒”再次的显威。3月份的时候,基金份额持续的下降,而在4月份的时候又再次的上升。
那出现以上“魔咒”的原因是什么呢?个人的理解是,大部分投资者还只是停留在追涨杀跌的阶段,账户出现亏损就割肉,行情回暖解套后就离场,同时随着后期行情火热而害怕踏空追高,最后就真的成为了“接盘侠”。
其实,个人认为不断的“追涨杀跌”,是因为内心缺乏投资的锚,也就是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投资原则和准确,对市场以及自己缺乏常识性的认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指数ETF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