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乐话道德经 03 第一章下 无名天地之始
各位,亲爱的,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照巽,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经验,从名可名非恒名里面得出的一个经验,就是我们可以制定目标,但是我们要制定一些可以制定的目标,也就是说比较实际的目标,千万不要去设定一些自己目前还达不到,超出能力范围以外,甚至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那些目标,设定短期目标,才是人生比较容易成功的方法之一。比方说,一个经商的人,我设定的目标是公司明年的收入与今年的相比的话,提高10%,大家仔细想一想,你可能每一年的目标都只是提高10%,看上去这个目标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因为你的基础不断的再改变。当你10年20年以后,回头看一下,当初你第一次设定目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现在达到的那个成就,可能是很大的,所以不用去刻意的设定一个很大的目标。另外,我还从名可名非常名,里面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不要对任何事情过早的下结论,因为在生活当中为人处事当中,过早下结论,往往只会显得你自己很无知,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我们无法评估的。
我们没有办法取得任何一件事情下结论,但方可以下结论的事情,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比方说人类了,要睡觉了了,要吃饭,可能要喝水这个,需要我们去下结论吗?不需要。你要对这些事情去下结论,只会显得你很无知。那么,你也不要轻易地去对一些你不太了解的声音下结论,所以总的来说,轻易下结论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这就是我在发生里面说为什么我们要做的低调与深沉。接下来,给大家再解释下面两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字面上理解,他的本意就是无名是万物的本原,就是这个是宇宙里面的万事万物本来都没有一个定义,也没有名称,而有了定义和名称以后才有了万事万物这个
概念,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这个无名万物之始,说的就是宇宙的本源,它也是万事万物的开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实说的是有了人类有了语言,有了文字以后,我们才可以通过这些文字和语言字面上的意思来区别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但这个时候老子就已经意识到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是有缺陷的,比方说水,水的本质就是H2o,那么他的表现,在常温下就会有水蒸气,水、雨、雪、冰霜,甚至云,彩虹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其实读到这里,我们要对老子肃然起敬。
几千年前,也由此证明道家思想的这些隐士们,真的是拥有超高的智慧。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话,老子认为本质是统一的,形象是各易地,而本质和形象永远不可能是相同的。这就是说,我们不管身处在怎样的社会,处于社会的哪一个阶层过得怎么样的日子,其实我们每个人人性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是一样的。那么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具有,或者说都具备成功的机会。但是由于自己选择的道不同,而变成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的话,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成功的那个道,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必须要了解这个社会人的本性。
那了解别人的本性,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人性和了解自己的本性以后,你才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成功之道在哪里。第三句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缴,从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就是,不用自己的感官,也就是说,你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等。才能够感觉得到,才能够感受到道的奇妙,这里其实说得非常的清楚,道只有通过思维才可以体会,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这是什么,这就是思维方式,恒有欲,以观其缴,是什么意思呢?
缴指的就是界限,就是指的特征,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特征,万物、万事有各自的界限,所以天地万物是有形的,有形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将他们直接认识和区别开,所以我们要多看、多听、多接触,这样才可以观察出宇宙万物各自的特性和特征。那么这句话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个人建议把这两句话倒过来,念先看恒有欲以观其缴,再来解释故恒无欲,以观其妙。什么叫恒有欲以观其缴呢?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你不可能不与别的人来接触,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成功的话,必须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才能区别出人和人之间的特质,才能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但是,后面一句说得很清楚。
你看得见摸得到接触到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未必是它的本质,而当你在有立场的情况下,有目标的情况下,自己可能就不太冷静,所以这两句话白话的来讲,就是旁观者清的道理。当你处在一个没有立场和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分辨事物的本质,分辨你身边所有人的本质,这个其实就是心理学的应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往往你通过你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下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对人的判断,也是一样,你一旦主观了,对他有要求有了立场,往往看人就不准,当一个人保持一种冷静的状态,无所求的状态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看清身边所有的一切,但是,同时,这也需要一个基本的动力。
人在社会中成长要进一步你想要成功的话,你必须得有目标,所以你必须还是要跟别人发生关系。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告诉大家道德经这两句话,里面说的很清楚,就要学会多看、多听、多感受、多分析,减少欲望,认清自己,面对现实,接下来的两句。我们可以放在一起来解读,两者同出,异名同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同出的两者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道和名,这个在前面解释过了,这里的两者说的就是无名和有名。前面讲了无名所指的就是那个道,有名说的就是宇宙的万物。
那么这个有名是我们人类拿语言和文字来描述的,而我们的语言文字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我们用了一种具体的东西,去描述了一个抽象的东西,之前我们讲过,这样其实就是一种不对等的,本质和表象永远不是统一的,所以宇宙的最终真理,那个道,根人类语言所表达出来的那个内容,其实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或者表达能力,永远不能够把握住宇宙的最终真理,这就是天道的概念,从地道来讲说,人类文明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人类也不断的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不断的在改良社会的法则,但由于这些也都是通过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人类的语言和文字来执行和实现的,所以它其实也没有办法完全去描述和把握那个道,所以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还是会发生改变,即便是我们不断的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不断的在改良我们的社会体制和法制,但我们仍然挡不住时代的脚步,历史的变迁,所以说,老子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一种感慨,玄就是深不可测的意思。玄之又玄,对前面的几句话,做一个总结,这真是太奇妙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居然如此的复杂多样。
我们不断的在总结,不断的在吸收经验,不断的在得到新的知识,但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完整的、精确的把握住这个道,所以他感慨说这个道,真的是一切奇妙世界的大门,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学会谦逊,为什么呢?因为人永远不能够把握住这个道,也就是说,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不可能一直顺利,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心怀谦卑,我们永远都只能够在成功的路上,而实质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成功,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了。你的这个乐华道德经不是一个社会成功谋利哲学吗?
你现在在这里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的成功,是不是有点矛盾呢?其实没有,因为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有误。我今天要来给大家讲的这个成功谋略哲学,是首先是要培养大家有一种可以成功的思维方式。然后,培养大家走向自己成功之道。这个社会上人形形色色,最终还是要统一在这个社会当中的,所以真正能成功的人,是成就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这是成功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融入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你,那么我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你慢慢来讲,如何成就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