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不停的在翻阅,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放在第一位的,大多都是活着。人生的意义不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吗?既然已经活着了,为什么还要为活着而活呢?
我想到了一本书,余华的《活着》。主角福贵,这本书讲的就是福贵的一生,身边的人相连死去,只剩下一头老牛陪着他,两个福贵一起耕地。父亲—被气死,母亲—病死,儿子---被抽血抽死,女儿—生孩子大出血死,女婿—干活被水泥板夹死,外孙—吃豆子撑死,福贵—仅剩一头老牛。这就是福贵一生的经历。这个是人生中的经历,如果不活着,你还能做些什么?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里面的主角都做一件事情——保卫地球。为了人类,为了全地球的人类。地球与火星的碰撞,全球人的生命毁于一旦,这就是生命的脆弱。所有人的就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活着。
刚过完年,就听说了一起杀人案。除夕夜那天,就在我们家附近的公园中,一人被杀害,因为欠债累累。另一个人说是请他吃饭,借此时机刺杀他,马上就要过年,一个人命就这么没了。且行且珍惜。生命的脆弱,来不及感慨。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一生就是要坚持活下去。
活着的意义,便存在于活着本身。人生的意义,就是坚持活下去。
人生除了活着就可以了吗?这里的活是怎么活?有一个词叫做行尸走肉,行走的时候就像一块人肉在那里走,没有思想,没有内涵。著名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诗叫做《有的人》里面有一句话: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行尸走肉就是这样子,这并不叫活着。什么才是活着?笛卡尔说过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我思考固然我存在。活着就是思考,做一个有内涵会思考的人。
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活着。我们中国出过很多的英雄,他们就是为了更多的人活着。孙中山就是其中一个,他的身上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活着的精神。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但是最后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这时的孙中山仍然没有放弃。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大大小小又举行几次起义,奇异地结果大都不尽人意,1910年,孙中山又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光是孙中山的跌倒和爬起,我就可以写800字。孙中山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实在是令我敬佩。这就是活着的精神。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小学课本中我们学过《孙中山除陋习》。平常听姥姥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听到裹脚裹的脚变形,还说什么三寸金莲,娶妻的时候要看谁的脚小,突然感觉除陋习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那时的我已经开始有些崇拜孙中山。现在的课本上又写到藤野先生对裹脚的好奇,大型历史剧《又见平遥》中赵氏选妻要量足,至于碗中者入选。这一幕幕仅仅关于裹脚这一陋习,已经让我不满。除陋习使得孙中山在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孙中山虽然离世,但是他努力做过的事情,他努力活出的样子,他的精神,都在我们心中,这就是活着。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着,努力的活着。
人生的意义——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