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简友广场
清代皇后陵——慈禧.普陀峪定东陵

清代皇后陵——慈禧.普陀峪定东陵

作者: 古今皇室秘闻录 | 来源:发表于2022-11-09 01:59 被阅读0次

    七、慈禧.普陀峪定东陵——墓主人孝钦显皇后

    普陀峪定东陵的重修时间

    慈禧陵 定东陵 慈禧陵隆恩殿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四月,到公元1908年十月完工。

    普陀峪定东陵的重修工程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慈禧太后以年久失修为由,对刚建成十六年的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重修工程由庆亲王弈劻和文渊阁大学士荣禄主持。

    隆恩殿、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均拆除重建,并对其余建筑揭瓦大修,此次重修历时13年,直到慈禧太后临死前几天才全告竣工。

    重修后的慈禧太后陵,特别是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构件改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油饰彩绘全部贴金等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更显精美豪华,金碧辉煌。

    墓主人生平简介

    慈禧太后 孝钦显皇后画像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公元1852年2月,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咸丰四年二月二日公元1854年,叶赫那拉氏晋封为懿嫔。

    生下皇子,母凭子贵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叶赫那拉氏生下了咸丰帝唯一存活的皇子载淳,当日就晋封为懿妃。

    咸丰七年正月初公元1857年,再次晋封为懿贵妃。

    至此懿贵妃母凭子贵成为了咸丰帝后宫中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第二等级的后妃。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叶赫那拉氏随咸丰帝逃往热河避难。

    公元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驾崩。年仅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初定年号为祺祥。

    第一次: 发动辛酉政变

    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让叶赫那拉氏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北京主持和谈的恭亲王奕訢,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至此辛酉政变以叶赫那拉氏的胜利结束。

    开启垂帘听政时代

    公元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同治”,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开始垂帘听政。

    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两宫并尊。

    皇太后生涯

    慈禧皇太后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四月,为皇帝生母叶赫那拉氏上徽号为:慈禧皇太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时年二十七岁。世人称慈禧太后为“西太后”。

    中年丧子

    二度垂帘听政

    公元1875年1月,同治帝驾崩。慈禧太后立她的侄子兼外甥,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第二次:甲申易枢政变

    公元1884年4月8日,慈禧太后发动甲申易枢朝局之变,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开始西宫独裁。

    第三次:戊戌政变

    公元1898年6月,光绪帝发布帝明定国是上谕《明定国是诏》,实行维新变法。

    光绪帝的变法触动了满洲旧势力贵族和众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们聚集起来,竭力反对变法。当听说光绪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围园杀后时,慈禧太后主动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处死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第三次以慈禧太后的胜利结束政变。

    公元1905年9月2日,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在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了一个为期九年的时间表。

    大清国的“国旗”——黄龙旗

    慈禧太后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慈禧太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

    最初用于作为北洋水师的军旗,并于公元1888年颁布与确认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俗称为:黄龙旗。

    慈禧太后离世

    慈禧太后画像

    公元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崩逝,享年73岁。上谥号为:孝钦显皇后,死后葬在菩陀峪定东陵地宫安葬。

    成为菩陀峪定东陵的墓主人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初四日,慈禧皇太后的梓宫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永安。

    菩陀峪定东陵背后的故事

    在慈安皇太后崩逝后,慈禧太后以年久失修为理由,对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工程,在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死前几天才重建完成。

    菩陀峪定东陵建筑规制

    慈禧陵与慈安陵在规模、规制上完全一样。尽管陵寝的修建规制崇宏,典制齐备,在有清一代诸后陵中均属上乘之作。

    清东陵各陵寝建筑中,以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华,金碧辉煌。南边为神道碑亭,依次是石拱桥和石平桥、东西朝房、东西值房、隆恩门、梵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及地宫。

    菩陀峪定东陵的独特之处

    丹陛石

    1、龙在下,凤在上

    慈禧陵内隆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丹陛石是“龙在下,凤在上”的图案,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板数十块,也处处雕刻着“凤引龙追”。凤在上龙在下,龙翔凤舞,神态生动,是慈禧太后陵里的独特之处。

    2、金碧辉煌的大殿

    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绘等全部贴金。五间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龙盘绕,殿内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金龙盘玉柱,使得慈禧陵三殿流光溢彩。

    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

    三殿总共有64根明柱上全部盘绕着半立体的镀金铜龙,而且每个龙头都装有弹簧,借助空气的流动,龙须可以自行摆动,形象栩栩如生。

    大殿内74根望柱头,也打破了历史常规的一龙一凤的格式,而是改成了“一凤压两龙”,暗示了她两度垂帘听政。清朝末期政权的阴盛阳衰可见一斑,也显示出了慈禧太后无冕女皇的权势地位。暗示着慈禧太后生前权力之大,皇帝都得跟在她的后面,听从她的安排。

    3、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

    慈禧陵的这些石雕不仅显示出晚清女主当政的鲜明时代特征,其雕刻工艺也是堪称一绝。

    隆恩殿殿前的御路石,玲珑剔透,当之无愧为石雕中的精品。它仍然使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布局,而且雕刻工艺还采用了更为高超的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

    在龙的腿、尾、须部和凤的嘴、冠、角部有10处透雕,立体感超强,形象更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重修后的菩陀峪定东陵

    超越祖制的皇后陵

    重修后的菩陀峪定东陵用料十分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富丽堂皇。

    三大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行梨木。梁枋及天花板上的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是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这种别具一格的彩画在清代陵寝中唯慈禧陵所独有。

    殿内墙壁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镀金铜龙。

    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上雕“万福流云”图案。大殿及月台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均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尤其是殿前的丹陛石,以高浮雕加透雕的技法,把丹凤凌空、蛟龙出水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是一件难得的石雕艺术珍品。

    这扫金的墙壁、贴金的彩画,镀金的盘龙以及精美的石雕艺术杰作,把三殿装点得金碧辉煌、精美绝伦。这促豪华的装修不仅在明、清两代看陵中绝无仅有,就连紫禁城内都难以见到。

    西太后慈禧利用独自掌权的机会,以年久失修为借口,在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下令将菩陀峪万年吉地的方城、明楼、宝城、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燎炉全部拆除重建。

    将宫门、朝房、小碑楼、神厨库等建筑揭瓦大修,地宫各券及石五供也在维修之列。

    重修工程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11月24日开始,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0月,在慈禧太后死前几天才告结束,重修工程一共历时13年之久。

    慈禧陵小碑楼

    碑楼也称:神功圣德碑楼,是记录墓主人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

    清朝皇后最长谥号获得者

    慈禧太后石刻谥号碑

    清朝的皇后谥号大都在14个字左右,慈禧太后谥号的字数多达25个字,而和她同时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的谥号也才只有14个字的谥号,慈禧太后甚至超过了清朝皇帝的谥号。

    慈禧太后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为:孝钦显皇后。

    解密慈禧太后陵墓的宝顶为什么寸草不生之谜?

    慈禧太后宝顶 慈禧太后宝顶

    慈禧太后拥有对清政府政权的实际控制权,有一次跟身旁的小太监聊天说道:我的陵墓地宫上方的宝顶上长满了草,那我岂不是落草为寇了吗?这一简单的谈话,让慈禧忧心忡忡,当即命令建造陵墓的大臣说,我的陵墓宝顶上不能长草。

    如果控制土上长草一年两年还可以,如何控制其长久以来寸草不生呢?

    原来古书上有说在土中加入硝石和硫磺翻炒,把宝顶上方的生土炒制为熟土,方可使其寸草不生。

    于是在当时的慈禧定东陵中架起了百口大锅用于翻炒宝顶上方的生土。最终,经过紧张的施工,效果终于显露了出来,经过几个月的观察,慈禧陵墓的宝顶上真没有长出一颗草来。

    这才让这位太后老佛爷长叹一口气,终于不用“落草为寇”了。就这样慈禧陵墓上方的宝顶就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至今更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

    其实,宝顶上方的封土长不长草根本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是这位慈禧老佛爷为了追求一个成语的典故,就兴师动众,加重了工匠们的负担。

    在清朝只有咸丰朝是两座皇后陵,在清代仅此一例。两座定东陵是清代中等级最高的皇后陵。和其他皇后陵相比多了碑楼和下马牌,但是这两座皇后陵也都没有逃过被盗墓开棺抛尸,盗走珍宝的悲惨命运。

    清东陵大盗案

    慈禧太后死后三出三进

    第一次:安葬地宫

    慈禧陵地宫 慈禧太后葬礼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初四日,慈禧太后棺椁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安葬。由于慈禧太后的棺内葬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随葬品,结果引发了一场盗陵灾难。

    死后仅仅下葬二十年后,在1928年7月发生东陵大盗案,被军阀孙殿英盗掘洗劫,掠走了全部珍宝。

    东陵第一盗案

    第二次:陵墓被盗

    被盗后的慈禧太后棺椁

    1928年7月,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国民党第20军军长孙殿英以 “剿匪”为名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世人称之为 “东陵第一盗案”。

    慈禧太后陵墓内的金珍玉宝被洗劫一空。慈禧太后的遗体也被孙殿英匪军抛出棺材外,盗走全部随葬珍宝。

    盗案发生后,溥仪派人进行了重殓,现仍保留着重殓时的原状。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案发后,溥仪派出以爱新觉罗·宝熙为首的满清遗老去清东陵善后。

    被盗后的慈禧陵地宫的情况

    午至菩陀峪地宫隧道,蛇行而入,见石床下梓宫欹侧而立,金色外椁劈毁,椁置于西北隅,上覆片板,启视则慈禧太后玉体在焉。

    被盗后慈禧太后遗体的情况

    侧卧其中,左手搭于背上,发未散。上衣附体之衣已去,面与身发酵,生白毛及寸,盖盗掘日期始于五月十七,讫于五月廿四日。玉体暴露于梓宫外者四旬有余,地宫潮湿,天然蒸热,以至成此状况也。面色灰白,两目深陷成黑洞,唇以下有破痕。

    昔日不可一世的慈禧皇太后,如今浑身白毛,上衣不见了,两目深陷成洞,嘴唇破裂,其惨状可想而知。

    第三次:内棺清理

    慈禧太后棺椁 慈禧太后内棺

    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开放,才再次打开地宫。推开两道石门,从石棺床上见到一具完整的内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椁被扔在西北角。这是1928年此陵被盗后溥仪派载泽等人匆忙清理重殓的情况。

    1984年1月5日,出于保护文物和探究历史的目的,国家文物局开始着手清理清朝的皇家陵墓。清东陵考古工作者清理了慈禧太后的内棺,当年文物局派来的五位专家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清理慈禧内棺小组,对慈禧内棺进行了保护性清理。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各有分工,慈禧棺椁破坏的不是太严重,外椁通体经期内棺材雕刻有藏文。

    慈禧内棺通体朱漆,顶部四面收起,呈坡状。棺长225厘米,前高98厘米、后高91厘米,前宽128.5厘米、后宽123厘米。

    四壁内外均阴刻藏文佛经,填以金漆。棺盖上有9尊团佛像和凤戏牡丹图案,整个内棺基本完好。

    慈禧太后内棺情况

    打开棺盖后,建一条黄缎大被,将棺内盖的严严实实,背上还放着一件黄袍和一件蓝坎肩,还保持着1928年陵寝被盗后,溥仪派人重殓厚的原状。

    考古专家在关内依次取出两件衣服,发现背上有一个黄绸小包,打开一看,包内包着一颗牙齿,两节指甲。

    取出黄缎背之后,下面就是慈禧遗体,头朝北,脚朝南,仰身直卧,头微向左偏,上身裸露,下身穿着裤子,皮贴在骨头上,完全连在一起,是一具完整干尸,身长153厘米,尸体下有一块木板,该板叫如意板。

    慈禧太后的遗体保存得比较完整。她头朝北,脚朝南,仰身直卧。脸和遗体的上身被黄绸子包裹着。

    慈禧太后穿着描写

    下身穿着裤子,已严重褪色,一时难以辨别原来的颜色。裤子上绣满楷体“寿”字,每个寿字长7厘米、宽6厘米。这条裤子与已从地宫里清出来的“福”字上衣,正好上“福”下“寿”,合为一身。

    两只脚上也裹着黄绸。揭开黄绸,只见两脚被一条紫红色绸带捆着,其中右脚穿着白绫袜子,左脚赤裸,袜子放在左裤腿上。揭开脸及上身的黄绸子,遗体的真面目才完全展现出来。

    慈禧太后遗体的情况

    慈禧太后遗体

    她的头微向左偏,两眼深陷成洞。有些花白的头发一部分披散于胸前,一部分顺垂于右侧。右手搭放在腹部,左手自然垂于左胯外侧,腰间扎着一条丝带。胸部袒露,皮肤贴在了骨头上。虽然肌肉无存,遗体上还有许多裂口,但全身仍然皮骨相连。

    当年溥仪派来的大臣们就是用这块板将慈禧遗体抬入棺。中移体下是一层锯末状的东西,考古专家往棺内喷洒药液后,又将慈禧尸体抬入棺内,随后依次将取出的物件按原位置、原样子摆放好,然后再次往棺内喷药液。一切恢复原状后,盖上棺盖,套上外椁,清理工作结束。

    慈禧太后棺椁 慈禧太后棺椁

    1984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对其地宫和内棺进行了清理。后来再也未动过。慈禧太后的完整干尸如今仍在棺椁内。目前,慈禧陵地上建筑和地宫均已向游人开放。

    清朝一共有三种境界的皇后陵

    第一种:展现清代皇帝孝道的皇后陵

    昭西陵,孝东陵,泰东陵

    第二种:规制最低不得不修建的皇后陵

    昌西陵,慕东陵

    第三种:皇太后手握皇权,生前亲自选定建造的皇后陵

    定东陵

    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代皇后陵——慈禧.普陀峪定东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h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