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气氛自当异常浓烈。关于端午,好像有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今天总结一下关于端午那些事儿,以纪念2016年度端午节。
一、关于端午申遗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换言之,韩国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端午文化国际化。这里不去深究韩国端午文化的历史渊源,此举极大的触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情结,同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
值得庆贺的是,我国成功启动了“中国端午节”申遗程序,并于2009年由湖北省代表中国“申遗”成功。这是一次具有意义非凡的文化保护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给那些企图占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家予以有力还击(详情查询书法申遗中韩日之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本信仰,在欢歌笑语之余,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狼子野心的国家的文化渗透与文化侵占。
二、端午快乐与端午安康
不出所料,关于“端午快乐”和“端午安康”两个说法再次惊爆朋友圈。您不妨翻一翻往年的朋友圈日志或说说,看看是否有相关论调。
这里不在赘述两种说法正确与否,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两千余载的端午文化,竟然被拿出来讨论“如何送祝福”,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讽刺。因为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应该是深入骨髓的,是植根于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的。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有待完善。端午节是个属于“吃”的节日,在“吃”的同时,是否应该驻足来学习一下关于端午文化的来龙去脉呢?
三、儿时的端午似乎更有味道
小时候,我脑海中端午节过得非常有意义。
第一,佩戴五彩线。
五彩线大多是妈妈用毛线配的,初一配好挂在窗户上,民俗叫“搭露水”。据说只有搭过露水的五彩线才有祛病的功效。初五那天系在脖子上和脚踝处,系的时候嘴里还有一套“咒语”,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第二、艾蒿驱瘟辟邪。
初五之前就备好了艾蒿,一大清早就挂在房门和窗户上,说是能够驱瘟辟邪。至今我认为好像只能驱蚊。
第三、煮咸蛋和包粽子。
煮咸蛋和包粽子几乎处于同等地位,这也是每逢端午精神爽的一大原因,因为平时根本吃不到咸鸭蛋。不瞒您说,至今我还保留着包粽子的独门绝技呢(当然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其实,每个地方的习俗可能不大相同,但肯定各有特色。一般来说,农村对这种传统习俗很重视。可是,现如今如果你再去问邻家小孩:端午有什么好玩的事儿?!我相信九成以上的孩子都会向你罗列“蛋黄粽”“鲜肉粽”等一系列粽子的“花名册”。
有些东西可以精简,有些东西则需要传承。
真心希望端午不再是一种“饮食文化节”,我们应该赋予它应有的文化积淀。最起码,不要等孩子好奇地向你请教“什么是端午”的时候,你脑海中只是闪现了“吃粽子”这三个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