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论语别裁》 | 散文

再读《论语别裁》 | 散文

作者: 本如 | 来源:发表于2022-07-10 14:16 被阅读0次

如今已记不得是为了什么。那是好几年前了,我买来了一本现代人注解的《道德经》,开始看了起来。由于原文极难懂,所以都是一眼带过,主要是看注解。书看了很小一部分后便没继续看了,当时只觉得书中所言很有道理。

又是几年后,我再次翻开了那本《道德经》。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我竟觉得书中的内容更易看懂了。看完了全书后感到收获颇多,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产生了兴趣。

当时我简单的认为,既然道家的书看过了,应该搞本儒家的来看看,于是从网上买了本同样是当代人注解的《论语》。书到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学而》篇看了小部分后,坦白说有些失望。最强烈的感受是“平平无奇,干瘪无味”。于是有了这样的评价:“孔老夫子也不过如此。”

书偶尔看着,有一次我同一个朋友一起去逛书店。走着,到了一个书架前,我好奇且惊讶的对朋友说:“咦!这一架子的书竟都是同一个人的。”朋友回:“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很有名的。”我表示疑惑,因为对这个人及中国传统文化确实知之甚少。我站着——蹲着,在书架前观望一小段时间后,看到了一本《论语别裁》。我简单翻看了一下,思索片刻后,决定将书买下带走。

我就是因上述的因果关系接触到了《论语别裁》,而背后是怎样更大的因果关系在推动,便不得而知了。

这一接触便不得了!南怀瑾!论语!孔子!天啊,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书,我彻底被震惊到。这样的感受是以前看任何书都没有过的。南怀瑾先生用他超常的智慧及学识,幽默且深入浅出地把一部《论语》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不禁感叹,原来论语是这样理解的!

从《学而》篇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开始,我跟着南怀瑾先生的讲解,一点点理解着书中的道理,理解着孔子这位先圣。看到一些高深难懂之处,即便南怀瑾先生做了详细精到的讲解,我却还是不明其意。这正如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最难懂的地方莫过于孔子对他的弟子曾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每每碰到这些难处,我都会苦思冥想,似乎非要得到一个答案不可。而且当时我还生着病,身体极为不适,本应多注意休息调养才是,却忘乎所以,不计后果地去思考这些深奥书句的意思。想来也是由于自己当时贫病交加,身心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折磨。人在这种时候往往容易思考很多关于生死,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希望在身体及心灵上得到超越和解脱。那段日子整个人感觉都快脱离了现实,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大脑随时在思考着与那些书句相关的问题,却很难想得明白,感觉到整个人被一团迷雾所笼罩着。如有所悟,又有太多问题等着我去搞明白。这些问题包括:“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好好活着。如何化解内心的矛盾……”更不可思议的是想着如何得“道”。我一面思索,一面读《论语别裁》。这本书可说是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重获新生。

对于南怀瑾先生,我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他也并不需要任何感谢。毕竟对于他这样一位高人来说,早已不受这些世间法的约束。他所希望的是芸芸众生能理解先圣们的所讲的道理,并发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学会做一个人,学会做事。说的更远大一些,希望芸芸众生能搞明白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也就是证悟万有一切的来源:“道。”接着扩而充之做有利天下众生及天地万物的事。所以要说真感谢他,最起码是自己能先站得起来做个人,便是对他的感谢!可是做一个人都何其难!何其难!

南怀瑾先生对于我来说是一座桥梁,架在了我与先圣们之间,使我得到他们的智慧的滋养。

事隔一年多后,我把《论语别裁》再看了一遍,到昨日看完。看完后我捧着翻到末页的书,定坐在桌前停顿了小会儿,然后轻轻合上书放到一旁。离开了椅子在门口来回走着,问自己:“什么是儒。”我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儒,人之所需也。”

今日一早我起床去跑步,边跑边思考着“儒家文化的中心在哪儿”。我向自己发问,又对自己回答:

问:孔子一直强调去恶扬善,他所提出的善的一面如:义、礼、忠、孝、信、敬、勇等的本质是什么?人要如何才能真正的把这些善面发挥出来?

答:“本质是爱”。一切善面都要有爱才能得以真正发挥。因爱才能有真正的义、礼、忠、孝、信、敬、勇等,无爱便成了手段。一个人若能做到先以小我自私的爱,爱好自己,而后扩大至大我无私的爱,爱家人,而后朋友,而后国家,而后天下,而后万物,最后大爱又还报给小爱,小爱又扩充到大爱,无碍贯通。义、礼、忠、孝、信、敬、勇等,便皆包涵于其中。孔子的教育法是因材施教。如是上等根器之人,便教他直取根本,而后一切枝节自然包涵于其中,如是下等根器之人,则先教他枝节,而后一步步找到根本。正如他自己所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这种以己及人,以小极大的爱的发挥,是儒家一贯的精神。如曾子在《大学》中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切的出发点也是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能站得起来,再向外由小及大扩充出去!

问:儒家学问的根本是爱吗?

答:爱是“用”的一面的根本,用是“体”的发挥,证悟到“道体”才是儒家学问真正的根本。

问:孔子对他的弟子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何意?

答:曾子在《大学》中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上。”一个真正的人的根本修养,在于明白什么是“道体”,即“明明德”。执体而把用的一面发挥出来爱人、爱民,便是“亲民”。自利利他,最后达到圆满至善的境地,便是“止于至善”。体中起用,用而归于体,体中又起用,体用无别,无碍贯通,便是“一以贯之”。

行文至此,我空叹了口气!对自己而言,在如此的文化面前,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无地自容,一无是处。也只好要求自己:“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做一点多一点希望!才算是减轻一点自己愧对先圣,愧对南怀瑾先生,愧对自己的愧疚之心,才算是对自己这短暂的人生有点交代。

而利众生、利文化之事,自然没有资格谈。自己能做到的微不足道,却在此长篇大论、大言不惭,便已是过错了!

相关文章

  • 再读《论语别裁》 | 散文

    如今已记不得是为了什么。那是好几年前了,我买来了一本现代人注解的《道德经》,开始看了起来。由于原文极难懂,所以都是...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简述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

  • 明白慎终追远

    今天还是在看《论语别裁》,不知道是《论语别裁》魅力巨大,还是本身《论语》就别出心裁,总之越看越发精神爽朗,一日不读...

  • 好好读书,学而时习之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五) 面前这本《论语别裁》上册,这好几年来,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它很厚...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三面镜子

    时隔多日,再读《论语别裁》发现,整理过读书笔记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还来不及记录的部分,却已经记忆模糊了。所以这个整...

  • 寻宝

    最近听了《论语别裁》、南怀瑾《大学》微言,这两本书,去年冬天也听了一遍《论语别裁》,但没有多大感觉,而且...

  • 论语别裁

    润心读书会每日一诵第136诵: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 论语别裁

    南怀瑾大师的经典著作,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读后感: 套用一句老话:知行合一。 整体思路:先修身,再外用,待人处世之道,进而扩展至国家政治。与《大学》...

  • 《论语别裁》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南先生别裁:学问不是文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论语别裁》 | 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pw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