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不如意时,总想忽视孩子。
以为不去管,不去看,就看不到我们不想看到的东西。
但更多时候,孩子希望我们能看到他,看到他的好,抹掉他的差。
今晚孩子哭了,原因是因为我忽视他的好,也忽视他的差。把他当陌生人一样。我表扬弟弟,却没有表扬他,一直向我要求夸夸他,最后他骑着一个人跑到厕所大哭一场。
突然想起,我看过的一本书《看见孩子》书我没看过,看了也忘了。但是我知道探哲这个名字就是说明让我们看见我们的孩子多看他们的好处,多表扬也多夸他们,他们的弱点我们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忽视不见。
我们不光要看见孩子,也要学会看见自己。
从旁观者去看,自己去看孩子,从中去分析这件事的对错,从今天这件事我看见自己不够成熟,也不够理智。
孩子好的时候,我表扬孩子不好的时候,我直接忽视,看不到他,把他当做空气一样,这样会很伤孩子的心。
孩子乖的时候我会说孩子真棒,妈妈亲亲当孩子不听话,不吃饭的时候我又像一只暴躁的熊一样,忍住不发火,但火气一旦发出来又是连吼带骂带动手的,像极了一个火冲炮手。
看见自己也要学会看见孩子,看见事情。
当一个人对身边的事情和人物都熟若无睹的话,那他一定过的没心没肺,当你静下心来观察自己,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很多需要改正的问题,也会发现很多孩子身上的优点,看见孩子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夸一夸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在教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仅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其实孩子也看不到父母的用心。这也是亲子冲突的重要原因。
1)孩子不理解父母的呵护和关爱
亲子关系被取代后,孩子再面对父母对他的爱与呵护,会感到深深的不理解。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彼得的父母很爱他,想给他最好的东西,愿意为他牺牲一切。然而,因为亲子依恋关系的缺失,彼得不愿意去回应父母的爱,总是得不到回应,父母也很难坚持爱下去。而让彼得父母更气馁的是,彼得竟然主动拒绝了他们的建议,断然回绝他们的爱,抗拒和他们交流。可见,对于父母的热情和关爱,彼得丝毫领会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