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想要一只兔子,一直想,非常想。
大概在他两三岁的时候看到街上的小白兔就嚷嚷着要,而我们总是能从成人的角度找很多理由理直气壮地拒绝他。
那时他小,说不过我们,斗不过我们。只要哄过去那一会儿就好了。所以,一直没有给他买兔子,主要是我们不喜欢。
现在他六岁了,还是想要一只小兔子。看来这个愿望一直在,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我们以为它不在了,其实它一直住在儿子心里,宛如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
昨天看到邻居家小孩玩套圈游戏套回来一只小兔子,他十分羡慕,激动地跑回家跟我们比比划划一番,说今天也要去那个游乐场套一只小兔子。
早上睁开眼他就说要去游乐场,可是我们刚好有别的事情就没有立即带他去,不过我心里很清楚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带他去一趟。他需要被看见,连同他的梦想。
没想到的是我们的事情一直忙到下午五六点,路灯一个接一个地亮起来。儿子担心地问那里的兔子不知道还有没有。
这一天里他很多次提起要去套圈,我说先忙我们的大事。他说他的也是大事。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每个人对事情大小的判断依据不一样。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在意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大事情。孩子的任何事情对于他自己来说何尝不是大事呢?
然而我们是和几个朋友一起东奔西跑的,我们不能撇下朋友们去办孩子的事儿,而且我确实觉得比起套圈来说,我们的事情的确要重要很多。所以,尽管我心里非常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情,但最终还是不可免俗地把他的事情排到了一边。
下午孩子有点着急了,他是真心想要一只小兔子,心心念念,一整天。最后他爸爸实在有事抽不开身就承诺他无论多晚都给他买一只小兔子,他才罢休。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和朋友们一一道别,转身带着他去了能套兔子的游乐场,可惜套圈的人正在收摊。我们让孩子去问问多少钱一只,打算买。他不敢,原地扭捏了半天。我陪着他过去然后站在他身后,他上前去问摊主。
35元一只,我觉得太贵了,不值。说实话我真心不想买,就跟孩子说20元,让他去还价。答案是不行,我决定放弃购买。
当我说太贵不买了,孩子哇的一声便哭了,特别委屈。我允诺赶庙会的时候再买。
你们总是说以后买,以后是什么时候啊?
爸爸都答应给我买了,你们又说不买,你们说话不算数。
你的意思是只要是你喜欢的都要买,不管多少钱吗?100元一只小兔子也买吗?!我没好气地说。
你们老是不给我买,我不是有50元吗?为什么不买?
早上他就从压岁钱里拿出了50元,准备套兔子用。
那50元要全部花在兔子身上,不干别的吗?
你买兔子你自己喂养吗?还不是给我们找事儿?!你之前买的乌龟,死了。养的小鱼,死了。现在又买兔子,还不是同样的下场?!我训斥他。先生打断我,你说买不买就行了,不要翻旧账。(他的话让我)
我喂,这一次我自己喂。
他边哭边说,很委屈。我看他那执拗的样子,特别有情绪。
你要是买了,一个月别找我要零食!我大声吆喝他。
游乐场音乐强劲,我们都得大声说话。加上我有情绪,每句话几乎都是吼出来的。
其实孩子在成人面前真的是弱小的一方,说他们是受害者,并不过分。在我的吆喝下,孩子不停地哭,委屈得不行。因为他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气场气势上都斗不过大人,只能无助地哭泣。
不过我们往出口走的时候他基本上不哭了,虽然情绪还在,但没有之前激烈。我的情绪也还在,但是我一直在自我觉察,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烦躁?是看见他委屈哭泣的模样勾起我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某种伤痛了?是我压根就不想给他买兔子,又遇到他激烈的反抗,我很不爽?是他那句“爸爸已经答应给我买,你们又不买,你们说话不算数!”刺激到我了?是我内心深处很想做一个好妈妈,现实里却做不到的自我矛盾折磨着我?还是我明明理解他的委屈却又不情愿满足他让我很痛苦?
从最初他处于问题区,到后来我俩同处于问题区,我就一直在反观自我,但一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或许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无解的问题吧。
坦白说一路上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心里像针扎一样。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明明很理解他的痛苦,为什么还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我明白如果今天我硬生生没有买兔子,他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财政大权和话语权都在我这里。
但是我同样明白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一定会非常伤心,而且那种深深的失望、痛苦有可能会像一个伤口一样埋藏在他心底,直到他长大,每每想起都会隐隐作痛。毕竟他已经六岁了,有记忆了。
我不能做恶人,更不能做残忍的刽子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插上一把刀。我做不到……
短短几分钟,我心里想了很多。即便我嘴上在训斥他,其实我心里也在有意识地觉察到底是什么让我那么生气,那么失控。虽然我并没有找到答案,但我一直在尝试让自己冷静一点。
就在我们即将走到出口的时候,我突然喊住孩子他爸。
你现在去把那只兔子买了吧。
何必因为一二十块钱辜负孩子,毁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呢?太不值了!我心想。
先生带着儿子折回去,我抱着二宝原地等待。我也有想跟着他们过去看看,但我怕我路上忍不住又要数落孩子,所以还是分开一会儿让自己冷静一下比较好。
其实一开始我就不应该武断地拒绝孩子,毕竟爸爸已经答应给他买兔子,我怎么能拆先生的台呢?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处理,竟然把自己卷进了情绪的漩涡甚至比孩子更激动。
现在既然决定满足孩子了,我就要立即控制我的嘴巴,绝不要再说一句多余的伤害他的话。既然选择让孩子开心,那就痛快一点。
他们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先生走在前面,手里空空的,难道卖完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要真是那样,我会更难过。
好在我看见后面的儿子提着兔笼子,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立刻跑过去摸摸儿子的头,并温柔地问他兔子吃什么。他很高兴地与我交流,好像之前的不愉快没有发生过一样。孩子真的很容易满足!而且他们心胸大度,不记仇,这是大人需要学习的地方。
提着兔子,我们开开心心回家了。
幸亏情绪不好的时候,我还有那么一点点自我觉察的能力,没有完全失控。
幸亏我看见了孩子的需求,看见了孩子的脆弱和无助。
幸亏我及时停止了说教和训斥,选择改变,否则,受伤最深的一定是幼小无助的孩子。
养育孩子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深刻的修行。父母需要带着一颗觉知和虔诚的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