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写这个题目有些过早,这个题目似乎有些过大,俨然有种做学问的架势,而且毕竟身在其中,无法抽身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但我对自己的工作曾有过这样一个设想,并不把自己当做一个苦闷的煎熬挣扎的员工,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记录者、体验者,来经历生活。然而,我发现,真的能做到这些,让自己的态度转变有些许多困难。身在其中,难免有利益纠葛,领导会安排活,你也会有活,有完成,也有完不成,有生气,也有焦急,有争执,也有喜悦,有挨骂,也有骂人,如此种种,如果跳不出来,那么也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另外,时间确是把杀猪刀,岁月会磨灭一个的人性,长久的呆在一个角色里会让人有种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之感,这种无力感让我感到可怕。
我只希望用文字能带给我一些思考,让自己偶尔也跳出来。
对于像农民工这样的基本工作者,我有一点没想明白的。他们干的往往是又脏又累又危险的苦力活,而对于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他们来说,当身体被劳累掏空后,他们精神又是怎么度过的呢?从我自身的角度看,我不需要参与这种苦力活,但如果有一天自己非做不可,倒也没什么可怕。对于从小就接触农活的我来说,对这种工作看起来并无多大分别。而且有的时候,我宁愿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而不是一个协调联系的管理者,相比于前者,后者似乎更累。我所关注的是一天工作之后,我会很劳累,但同时我对精神的需求会达到极点,这时候去看书反而效率会最高,会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最好的调整。而对于一般的民工,他们在面对着一天的脏、丑、乱之后,心灵要如何得到平复呢?
我见过一些性格和善,勤劳朴实的人,但更多感受到的是经常闹事,脾气很坏,一言不合就冲动的人,这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或许前者默默无闻,不被注意,后者太刺眼,惹人注目。由此,我对淳朴这个词需要重新审视。
举个小孩子的例子。我们常说小孩子天真可爱,我们很自然的喜欢小孩子。为什么呢?我们说他们是一尘不染的,是纯洁的,是可爱的,是天真的,但这种天真与可爱中也藏着一种无知的残酷。他会很容易的折磨一只动物,他们拎起一只猫时会很不客气。他们也会很自私,争执时会毫不留情,他们发泄情绪时也会毫无顾忌,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说,父母们又打又骂在教育孩子什么呢?他们让孩子们要变成什么样呢?
从这一点看,我感觉,我是宁愿做一个独立的能够懂得体谅他人的人,也不愿再成为一个无知的孩子。
由此,可以说,我们一开始的单纯天真状态应该是一种未开化的空白状态。我们对于自己的情绪行为是没有控制力的,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此时,我们的世界更多是发生在个体空间里。而长大是我们需要建立的与外界的联系,与他人的联系,此时应用在个人空间的情绪行为就不适用了。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五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