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想国》中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下】
一件事的“理念”可以是它所属阶级的“一般概念”(譬如甲、乙、丙的理念是人),可以是其运行所遵循的规律(甲的理念是其行为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自然法则”);也可以是它和它所属的阶级共同追求的完美的目标和理想(甲的理念是乌托邦中的甲)。更有可能的是,理念是以上这些方面的集合体-——概念、规则和理想。
我们每日面对的现象和个案背后,是无法为感官所知、只能借理智和思想去领悟的规律、规则和发展方向。
这些理念、规则和理想更加持久——因而更加“真实”--尽管我们是通过个别事物的感官感受推出这些理念、规则和发展:人比甲、乙、丙更持久;我以铅笔画圆,又用橡皮将它擦去,然而圆的概念永远存在。
这棵树活了,那棵树倒了,然而决定万物生死的规则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会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这就如温文尔雅的斯宾诺莎所说,有一个由感官感知的物质世界,还有一个由思想推知的规则世界;我们看不见平方反比定律,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无处不在;它在万物生成之前便已存在,并在万物消亡之后继续存在。
这有一座桥:感官感知到了多达千万吨的混凝土和钢铁;然而在数学家眼里,在他们的心灵的眼睛里,如此重量的材料可以根据机械学、数学和工程学规则、原理作出种种微妙、精细的调整,因为这些规则是建造任何一座好桥都必须遵守的。如果这位数学家恰好又是位诗人,那么他会看到是这些规则支撑着这座桥;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那么这座桥将坍塌到河里。
这些规则就是以掌心托着这座桥的上帝。
亚里士多德曾暗示,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口中的“数”,后者认为这是一个数的世界(意思大概是指世界由数学定律和规律统治)。
普鲁塔克告诉我们,柏拉图称“上帝每时每刻都在做几何推算”;或者又如斯宾诺莎所言,上帝和宇宙中建构和运作的规律是同一实体。
对柏拉图和罗素而言,数学是哲学的前提,是哲学的最高形式;在柏拉图的学院大门前,他写下这样一句有但丁风格的话:“不懂几何之人不得人内。”
假如没有这些理念-——这些概论、规则和理想--我们一定会像刚睁开眼睛的婴儿一般,看到的世界由一堆杂乱无章,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无意义的感官个体构成,因为意义是在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赋予的,是通过发现事物的存在法则和行动目标而体现的。
没有理念的世界如同一批斑斑驳驳、无序散的书名,与依据种类、序列及主题规划细分好的目录形成鲜明对比:没有理念的世界如同山洞中的阴影,洞外阳光下的事物并无影子,是阳光透射进洞才形成了那看似迷幻、神奇的阴影。(第514节)
因此高等教育的主旨是找寻理念,即大千世界的规则、因果关系和发展的理想形式。
我们必须发掘事物背后的关系和意义,它们运行的模式和法则,它们的存在所具备或预示的功能和理念;我们必须根据这些规则和意图划分、协调我们的感官经历。而正是这种能力的缺失将弱智者与恺撒区别开来。
那么,经过五年这门深奥的理念学说的训练之后,也就是学会了从杂乱无章的感官世界中感知到有意义的形式、因果关系和理想的潜能的艺术;经过五年的训练把这个原理运用到个体和国家行为的实践上去;经历了从童年一直到三十五岁这一漫长的准备,他们作为近乎完美的产品,终于能够胜任掌控神圣的王权和国家的最高职能了吧?——作为最终的哲学之王,他们理所当然地将统治国家、解放人类了吧?
唉,还不行!他们的教育还没有完成,因为这些毕竟还只是理论教育:他们还需要别的一些东西。现在让这些哲学博士们走下神龛、走进世人生活的“洞穴”,归纳和抽象如果不经现实世界的检验将毫无价值:让我们的学生进入一个对他们毫无偏袒的世界,让他们同商人、精明贪婪的个人主义者、蛮横之人和狡猾之人竞争。在这生活的角逐场上,他们同样将收获知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会弄伤手指、损伤胫骨;他们将靠从高傲额头上流下的汗水换取面包和黄油。而这最终、最残酷的测试将无情地进行十五年。我们这些完美的作品中有些人将经受不住重压而崩溃、淹没在这最后一轮的淘汰大浪中。
那些幸存者,饱经风霜且年届五十,头脑清醒并自力更生,学者的自负已被残酷的生活打磨得一干二净,他们有着传统、经验、文化和竞争共同给予的智慧--——这些人最终将自然而然地成为理想国的统治者。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