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我们在舟山旅游的第三天,中午外出去商场吃中饭,去往电梯时,问起小妞,进行了一些对话。
(秉承没有记录便没有发生,所以,要记录点滴)
me:你在学校是不是跟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yes、ok、no?
妞:是的。你知道****被Steven带去坐观察椅时说什么吗?
me:说的是什么?
妞:no,Steven,no,Steven。
me:呀,你们小朋友坐观察椅是什么感觉呀?(观察椅在科恩的《无条件养育》中也属于惩罚)
妞:很紧张呀,害怕呀,感觉自己被惩罚了。
me:感觉被惩罚了。都是什么情况下你们会去坐观察椅的?
妞:(小妞搞怪的做了好几个动作和表情)
me:那有没有办法老师说了,不惩罚你们,你们也就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捣乱”了呢?你们和老师商量看看?
妞:什么?(想了想)没有办法的,因为老师已经制定规则了。
me:我觉得可以尝试看看。(是的,是否可以让老师们也一起来PET)
me:平时在家,如果你做了什么事妈妈不能接受,说你时,你是什么感受?
妞:嗯…感觉自己做错了,然后我就去改正了。(PET之中面质性我信息的效果)
me:但会让你觉得被惩罚了吗?
妞:不会的。
me:嗯,其实你也没有做错什么,你会发现你的行为妈妈有时是接受,有时是不接受的,那个代表的不是你做的事情的对错,而是我的原因,所以会有不同。(PET之中问题区的界限遵守)
——————————
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值得尊重和保护,只是当我们碰撞,或者在我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从最初只顾着自己,慢慢可以看见别人的不同,知道如何调整关系,从而相互成就。
出发自爱,有自爱,有他爱。
出发自爱,无评判,无伤害。
在语言所能赋予的力量之中,是爱和尊重,还有明晰自我与他人的观念传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