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已有十一个年头了。最近总是掰着手指算日子,希望在手头流逝的时间能够少一点再少一点。弹指间就过了十一年,而这十一年间可以成就一位老师,她可以将课讲得炉火纯青,将课堂驾驭得游刃有余。而我恰恰相反,所以掰手算着日子,总想给自己一些安慰:距离教龄20年的老师,自己还可以再奋斗十年,还有时间。如果以前问我为什么当老师,也许我会说:“那还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不低又受人尊敬。”可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做老师,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做教育。
一,回归教育本真: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的工作就是“用一片云吹动另一片云,用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教师就是拯救人类灵魂的工作。他可以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他可以垂范一个人坚持不懈,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教师就是将学生“从蒙昧带往智慧,从黑暗带到光明”的人。有人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你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仅留在脑子里的东西。那么现在就让我回想一下吧: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姓付的老师,她曾经鼓励过我。当时我还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姑娘,三年级的老师不喜欢我,甚至恶语相伤,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作为生活委员的我一无是处,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也没人交给我应该干什么。所以自尊心超强的我最害怕年终选举,看着别的小朋友举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和父母分享喜悦的时候,我特别失落。犹记得我还挺懂事,回家总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让父母察觉,可是内心的失落难以言喻。到了四年级是这位付老师告诉我当生活委员要身先士卒,干在最前面。我记住了老师的话,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做卫生。一天不落。到了年终评选还是没人投我的票。这时我们的付老师说:华倩每天都干在前面,她不应该当三好学生吗?于是我在全班又全票当选了。以后我再也不怕年终选举,因为每一次我都是自信满满地获得第一高的票数。
自从我当了班主任,我最垂青的就是生活委。我总是告诉他们要身先士卒。因为付老师的教育方法告诉我:要明确地交给孩子干什么。
到了高中,遇到了一位叫居铁的男老师,他富有磁性的声音现在还时时萦绕在耳畔。居铁老师讲课不默守陈规,照本宣科。在陈旧教育方法里长大的我,听到居铁老师的课,真的耳目一新。那一段时间我爱上了语文。到了高三换了一位女老师,忘记了姓什么,只记得一天换一次衣服。我的语文不好,她每次看完我同桌的卷子,就绕着我走过去了。
直到我长到三十多岁都不知道还应该读读书。父母教给我的就是看电视,老师交给我的就是刷题。只有儿子出生,我才明白开发大脑,提升素质需要依靠阅读。从此我走上了阅读的道路,由此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打开了。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做孩子们的引路人。
育人先育己,育人要育心。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学识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投身课程改革:教师要做开拓创新者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是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的魅力在于创造。
“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一度我曾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感觉一日复一日的工作太乏味,没有了活力和动力。是我们张校给了我去湖北学习的机会。自从我遇到了语文湿地,看到了王君,肖培东老师,我明白了原来语文还能激发无限的生活魅力,那就是创造。研读教材,设计教案。在课堂上花样翻新多么有趣的事情啊。我的生活又驻进了阳光,贫瘠的土地又开出了鲜花。有时看到校长快五十的人了,依然积极进取,不断接受新事物,我也要励志做一个有创新思想的老师。但是话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底子太薄,要想创造课堂就要勤读书,勤写作。无论秋冬春夏,我都坚持读书,跑步。可是读书的速度太慢,我也为此焦躁不安。但是除了脚踏实地也无其他好办法,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爬吧。茨威格说:“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庆幸自己遇到贵人,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总比那些混沌度日的人幸福多了。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愿望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只是一名教书匠,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通向儿童心灵的通道就会对我紧紧地封锁着。教师的工作不是教学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针对教材,学生的特点,经过自己的钻研,加工,设计,构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路。”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课堂死气沉沉,因为我没有撬动学生的思维,没有点燃他们的兴趣。还记得前两天我给他们设计的《简爱》思维导图,孩子们感觉特别新鲜,眼睛放出了惊喜的光芒。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知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压迫下,丧失了思维的鲜活。语文老师同样可以肩负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创造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育风格。
三,探索教育:教师即研究者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是的,如果能够深入地研究点什么,把教材提供的文本作为点,辐射开来,向纵深开掘,那是一件多么新奇的事情啊!我下定决心研究课本推荐的名著。以前读名著就会让孩子们读完写个读后感,孩子们百度一下应付了事。对于思想的开掘和人物价值的赏析根本只字未提。我还觉得课堂索然无味。问题是我也只是初读者,如果师者都没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屋建瓴的眼界,我靠什么来指导学生?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研读名著,让课外阅读的课堂饱满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改变学生,改变课堂,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做一个有魅力有活力的教师,我感到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网友评论